·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乡镇部门  -> 正文乡镇部门

智能大棚尽显“科技范” 玉苍杨梅住进“水晶宫”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苍南新闻网2025年4月18日消息: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科技正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眼下,桥墩镇玉苍村的杨梅种植基地正经历一场“蝶变”——30亩山地钢架大棚建设有序推进,预计4月底完成盖膜。

  在玉苍村春华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杨梅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一片繁忙景象,山坡上堆放着建设大棚的钢架建材,工人们正忙着搬运、搭建、焊接,力争在梅雨季节前完成山地大棚搭建。目前30亩大棚搭建已完成约三分之二,预计下周部分大棚可进行盖膜。大棚膜覆盖后,能有效应对阴雨天的风雨影响。

  大棚建成后,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时查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一键操作覆膜开合,减少极端天气对果树的影响,为杨梅树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后续也将配备自动灌溉设施,可根据杨梅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供水,杨梅生长无需依赖自然雨水灌溉,既保证果树水分充足,又避免积水风险。

  谈及大棚的智能化,合作社负责人吴苏华表示,“大棚配备温控智能系统和自动卷膜器。我们设定好温度范围,当棚内温度超过上限时,卷膜器会自动打开窗户透气;温度低于下限时,膜会自动放下以升高温度,这对杨梅生长十分有利。”

  2024年4月,我县遭遇冰雹天气,玉苍村长势良好的杨梅遭受重创,枝叶断裂,损失严重。正巧,2025年的省级农业“双强”项目申报中,山地杨梅设施大棚首次被列入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建设项目。根据申报要求,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如果农业设施投入占比超30%的,具有较强先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项目,最高补助可以提高到500万元。符合申报条件的春华水果专业合作社率先在30亩的杨梅基地搭建起钢架大棚,并配置杨梅智能温控、生长环境数字化平台等设备。

  据悉,玉苍村是我县杨梅主产区,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产出的杨梅深受周边省市消费者喜爱。但受天气影响,近年来苍南杨梅产量和品质不佳,缺乏市场竞争力。杨梅大棚建成后,预计今年杨梅成熟期提早约十天,品质将大幅提升。吴苏华对大棚效果充满期待,“大棚搭建后,杨梅生长不受雨水和阳光过度影响,成熟时棚内温度恒定,有利于提升品质。未来,苍南本地也能产出精品、特级杨梅,无需羡慕其他地区。”

  “将山地杨梅纳入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在苍南是首次尝试。从目前建设进度和效益分析,该项目有望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双倍提升,后续将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这项技术和项目。”县农机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德强说。(记者 李虹蝶/文 陈盛华/摄)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