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时政新闻  -> 正文时政新闻

数字科技助力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让世界听见“矾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苍南新闻网2025年3月31日消息:矾山镇,因盛产明矾而享有“世界矾都”之称,其明矾矿业繁荣数百年,孕育了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随着产业调整,矾山镇正从工业小镇向旅游小镇转型,如何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课题。2025年初,矾山镇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申遗奠定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信和文旅融合的重要论述指引下,矾山镇可依托数字科技,推动“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发展,让千年矿业文明焕发新生,并助力申遗进程。

  以数字科技系统记录与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助力申遗工作。“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关乎历史传承和民族发展。矾山镇的明矾工业遗产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这些遗址不仅是守护地方文化记忆,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申遗过程中,科学、系统的遗产保护和数字化存档至关重要。矾山镇可借鉴北京中轴线申遗经验,建立“数字矾都”数据库,利用三维扫描、BIM(建筑信息模型)、VR(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地下矿硐、采炼遗址、生产设备等进行系统记录和存档,确保工业文化遗产在物理和信息层面得以完整保留。这不仅为研究、教育和旅游开发提供支持,也有助于满足申遗对真实性、完整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要求,提高申遗成功率。

  以数字平台赋能工业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增强申遗影响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保存,更应借助科技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文化自信。申遗过程中,除了遗产本身的历史价值,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同样重要。矾山镇可利用数字平台提升明矾工业遗产的展示与传播,增强申遗支持。例如,矾山镇可打造工业遗产数字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和人工智能(AI)讲解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游客直观感受明矾开采与加工的历史。同时,可借鉴浙江乌镇“数字+文旅”模式,结合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推出“矾都探秘”系列内容,展示明矾产业发展、矿工故事及非遗技艺,吸引年轻群体关注。这一策略不仅提升遗产认知度,也增强国际社会对矾山镇申遗价值的认同。

  以工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产业转型,促进申遗价值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为矾山镇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具体指导。国际上,许多曾经的工业基地成功转型为文化旅游地,如德国埃森的鲁尔工业区通过工业遗产旅游焕发新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将燃煤发电站改造为世界级艺术中心。矾山镇可借鉴这些经验,打造“矾都文化研学旅游基地”,结合数字导览、AI讲解、沉浸式探矿体验等科技手段,增强游客体验,实现遗产活态保护。同时,矾山镇可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健康养生产品(如明矾浴盐)等,拓展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工业遗产+文创”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这不仅能够增强地方经济韧性,也符合世界遗产申报中关于遗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矾山镇的申遗竞争力。

  以打造地方数字文化IP提升全球影响力,为申遗奠定国际基础。在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矾山镇可借助科技打造“世界矾都”文化IP。例如,借鉴河南云台山和龙门石窟的沉浸式夜游,结合投影秀、光影互动等技术,打造“矾都夜游”项目,生动展现矿工生活和明矾文化;利用区块链开发“明矾文化数字藏品”,吸引全球爱好者互动传播;联合高校、科技企业打造“世界矾都虚拟游”,让游客在线探索矿区遗址、学习明矾技艺。国际影响力是申遗的重要考量,北京中轴线通过数字展示和国际推广提升认同度,矾山镇可借鉴此策略,强化明矾工业遗产的全球影响力,为申遗夯实基础。

  矾山镇作为“世界矾都”,拥有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如何在新时代让这座矿业小镇重焕生机,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矾山镇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实现遗产保护、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助力世界遗产申报。通过数字存档、沉浸式体验、文旅融合、文化IP打造等方式,矾山镇不仅能让千年矿业文化得以延续,还能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矾山镇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典范,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发光,让世界听见“矾都”的故事。(刘英 朱葛 韩嘉奕)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