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课间让操场不再“静悄悄” 我县75所学校落实课间15分钟
苍南新闻网2025年3月5日消息:新学期开始,我县的75所学校统一将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让学生在每个课间都有较为充裕的休息时间,能够走出教室,放松身心、适量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响起,上海世外附属苍南渎浦小学操场瞬间热闹了起来。学生们三五成群,奔向操场指定区域,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玩陀螺、跳房子……这些五花八门的课间活动,让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由于场地受限,少量班级干脆在教室、走廊开展益智棋类、捡贝壳、拉皮筋、套圈圈、点鼻子等游戏,孩子们同样玩得不亦乐乎;在灵溪镇第二小学,课间铃声同样带来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同学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奔向操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畅享愉快的1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
学生小易告诉记者,大课间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跑一跑、跳一跳,舒展舒展筋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让她更有精神地去学习,所以特别喜欢大课间。学生小谢则兴奋地说:“我最喜欢的项目是羽毛球。原先的课间活动只有10分钟,现在增加到15分钟,我们可满足了!”学生小陈则表示,在课间十五分钟和同学们一同玩耍,增加自己的见识,学校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灵溪二小校长林静说,在课间15分钟学生可以跑出教室,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和玩耍。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也可以缓解如肥胖、近视等问题,课间这15分钟的微改革为校园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推动了学校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浙江省鼓励各地学校将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随着新学期的开学,我县多所学校纷纷响应,同学们从“厕所社交”走向“操场社交”,从“碎片化独处”转向“结构化互动”。通过空间解放与时间增值,校园社交生态得到了重构。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47所小学、28所初中依据校情、学情,通过适当延迟上午放学时间、结合大课间活动等方式积极调整作息时间表,全面优化课间活动。小学覆盖率达到100%,初中覆盖率也达到了68.29%。(记者 黄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