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海域、海岸、海港优势 向“海洋经济强县”挺进




温州日报记者 林思思
先看看苍南的海——
蓝天之下,碧海之上,青山之侧,海上风机宛若白色森林送出汩汩绿色电能;紫菜插杆恰似千军布阵守卫万亩紫菜丰田;环海公路如同珍珠项链串起百个文旅景点……
再盘点苍南的海——
27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8.8公里海岸线、12万亩滩涂、10余个大小沙滩、140个大小海岛……
“海”是苍南美!
用好这片海,苍南的愿景是:向海挺进、向深海挺进、向海洋经济强县挺进。近年来,苍南顺应省、市海洋经济发展要求,全面实施“海洋经济强县”战略,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滨海旅游、临港产业、现代渔业等主导产业,重塑海洋新优势、激发海洋新价值,正努力打造全省“问海借势、向海图强”的标杆县。
重塑海域优势
核电海上风电引领产业绿色转型
苍南的海域,积蓄着发展新动能。
苍南谋划出新,按照“核风光水蓄氢储”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深耕清洁能源及其关联产业发展,走出一条以千亿核电、千亿风电为引领的动能转换新路子,为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奠定基础。
1月中旬,在苍南金乡镇风水湾村的海岸线上,华润苍南1号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陆上计量站场平施工完成,下一步基础施工环节将在春节后动工。
该工程是我省首个原有场址海上风电扩建项目,总投资30亿元,新增24台8.5兆瓦风电机组,在原用海面积少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苍南1号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提高50%。
华润电力苍南1号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赵军介绍,工程按照陆上、海上、接入送出三大部分进行施工,海上部分分为海上升压站、风电机组两大子部分。“目前升压站模块、风机钢管桩均在抓紧生产,等3月至9月海上施工窗口期来临,将会陆续被运到海上进行安装。”计划今年12月底,工程就能竣工投产。
届时,二期工程年发电量可达7.4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4.32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年产值约3.07亿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2.5万吨、减少碳排放61.7万吨。
记者了解到,苍南现已建成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基地,已有1号、2号、4号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这3个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10万千瓦,年发电总量约49亿千瓦时,年产值约20亿元。此外,苍南在建、前期谋划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投资高达700亿元,具体为1号二期、3号、2号二期、6号、5号、深远海风电,将由县级风电攻坚专班攻坚推进。
海上风电布局的持续扩张,是苍南深耕清洁能源新赛道的缩影。从中远期来看,苍南核电、海上风电、光伏、储能、抽蓄等在建、投用或前期项目总装机容量有望达2000万千瓦,总投资超2000亿元。
重塑海岸优势
168黄金海岸串联全域美景
苍南的海岸,正形成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苍南以“全域景区化”为理念,将散落的景区串珠成链,在现今文旅发展趋势下,聚焦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和体验需求,适时设计推出新业态新场景,让苍南文旅有流量更有留量。
这两年爆火的苍南168黄金海岸,就是苍南文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秀。2023年初,苍南在168黄金海岸启动环境整治攻坚,仅仅60天,就完成农田流转近2000亩、立面改造10万平方米、违建拆除15万平方米、通景道路提升55公里、景观节点打造67个。沿途海岛、沙滩、渔港、古村等串珠成链,实现“一路一风景”“一站一风光”。
去年初,苍南复制168黄金海岸的成功做法,将目标瞄准有着“怪石、日出、云海”三绝的玉苍山景区。苍南实施免门票政策,建设景区登山步道等运动设施,改造提升通景公路、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植入古侠风旅拍、林下咖啡、直升机游览等业态,带动玉苍山去年“五一”假期游客接待量同比激增8倍。
苍南通过对玉苍山、渔寮沙滩、炎亭沙滩等传统景区和福德湾、矴步头、霞关老街等网红景点的基础设施优化、景观品质提升,逐步将“全域景区化”的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叫响“无尽蓝绿·山海苍南”文旅大IP。
伴随理念、做法的转变,苍南旅游的人气越来越足。去年前三季度,苍南168黄金海岸累计接待游客704.09万人次,同比增长63.95%,带动全县全年接待游客2138.21万人次,同比增长11.28%。
苍南旅游的财气越来越旺。2023年苍南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仅168黄金海岸一家咖啡店的年营业额就超1000万元,吸金效应明显。去年前三季度苍南旅游经营性收入累计6.98亿元,同比增长34.48%。
苍南旅游的名气越来越大。龙台背、南头悬崖咖啡、玉苍山林下空间等长期霸榜高德地图温州咖啡美食榜、抖音温州文旅热点话题,一天最高能吸引超5000人慕名打卡。2024年,苍南在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跃升至47位,首次进入前50,位列温州第一。
今年,苍南还邀请“华正文旅”等国内文旅头部运营商,结合苍南在地文化持续培植文旅新产品。苍南县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伟介绍,针对今年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关键时间节点,苍南将分批推出悦海湾生态旅游度假区民宿、石砰油罐民宿、打石坑观海运动民宿、玉苍山巨石咖啡等超20个业态。
重塑海港优势
“港产城”一体化做强临港产业
苍南的海港,将挖潜发展新空间。
苍南地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区交汇带,沿海港口和深水岸线资源丰富,现有霞关一级渔港,以及大渔、石砰、炎亭二级渔港等近10个标准渔港。其中,霞关港被定为国家第三批更加开放对台贸易试点口岸。
但当前,苍南港口经济仍以渔港经济为主,主要发展渔业资源开发、水产品交易、水产品加工等。
如今,站在海洋经济的新风口,向海港要新增长点,已成为苍南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的新硬核支撑点。
近年来随着苍南千亿核电、千亿海上风电及其关联产业的持续推进,三澳核电1号机组将于明年投用,全国首个深远海风电已于今年开工,6个近海风电近几年将陆续并网发电,特别是远景、特变电工、通光线缆等一批优质项目建设提速,迫切需要大进大出的特色临港产业服务。
为此,苍南南部片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温州港苍南港区烟墩山通用码头综合开发工程应势而生。工程将建设深水码头、开发后方腹地、贯通港产城融合通道,预计为苍南新增临港产业空间近千亩,助力苍南海上风电海路出运与霞关港开发。去年12月底,该工程已开工。
工程位于霞关镇,总投资61.81亿元,分为烟墩山码头和烟墩山矿区进行开发建设。烟墩山码头将建设5个泊位,分三期实施。烟墩山采矿区总面积1539.64亩,矿产资源量约1.3亿吨,开采规模为每年930万吨,采空区经平整后可形成可利用面积约900亩,用于开发临港产业腹地。
工程全面建成后,将为霞关港开发所需物流、仓储、产业用地,以及华东海上风电运维母港建设提供用地保障,便于海上风电生产商在码头腹地直接研发、生产、维修风电装备,促进霞关港矿地综合开发利用。
未来几年,苍南将以霞关港作业区、绿能小镇等阵地为依托,在马站片区打造南部蓝海绿能产业集群引领核,强化清洁能源产业链同宁德、福鼎等地嵌入式合作,实施“大港强港”战略,发挥区域内码头、港区、岛屿特性,打造覆盖“一、二、三”产的特色临港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临港加工、临港物流、风电运维服务、渔港经济等产业,助力苍南南部在经济领域上“再造一个新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