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文化非遗民俗相互交融 元宵“拔五更” 现场“嗨翻天”

苍南新闻网2025年2月17日消息:正月十五元宵节,马站蒲壮所城激情上演一场特色民俗活动,从品尝风味小吃到观看游四门,从欣赏绚丽的花灯巡游到感受紧张刺激的“拔五更”,城里城外一片沸腾。
蒲城“拔五更”是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抗倭古城——蒲城的一项大型迎春民俗活动,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整个活动以民间信仰海神“晏公”为主要内容,每年从正月初四开始闹至十六方歇,内容包含游四门、出巡、闹花灯、吃五更饭、拔五更、抢杠、抢红等30多个环节。元宵夜“拔五更”是整个活动中最热闹的一个环节。
元宵夜,蒲壮所城迎来了“重头戏”之一——抢杠。34支“拔五更”队伍手持灯笼灯牌,抬着晏公神像整装待发,他们需要按照既定路线跑遍全城。
在选手们激昂的口号声和群众们的热烈欢呼声中,一尊尊晏公神像飞速穿梭在蒲城的大街小巷里,所到之处人声鼎沸。激烈火热的竞速比赛中,仿佛重现了600多年前抗倭古城英勇拼搏的风貌。
“苍南这个地方极具民俗特色,这次所有活动都是为了纪念当年戚继光抗倭,所以我们游的是国泰民安,敬的是忠臣良将。”该活动还吸引了自媒体博主小黑诸鸣,他在现场为游客们讲解蒲城“拔五更”的历史渊源。
活动当天,这座抗倭古城焕发出特有韵味。五颜六色的灯光中,各色花灯彩车或是承载着龙、凤、孔雀、金蛇等瑞兽形象祈求丰年,或是载着财神、发财树等形象分享新年的好运。
老街上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手中捧着年糕、花生汤、五更饭、汤圆等传统美食,满街食物的香气愈发烘托出这份酝酿到元宵节的年味。摊位前,蒲城本地居民自发为往来游客送上免费小吃。“已经送出去2000多份了,就想大家元宵节一起热闹开心一下。”摊主张大姐说。
这次的“拔五更”队伍中,有老人,也有很多年轻人。“拔五更是我们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家乡人,我觉得应该把它传承好保护好。”今年25岁的李华强第一次参加“拔五更”活动,他介绍,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也参与到这项非遗活动中来,“老民俗”正在焕发“新活力”。
蒲壮所城元宵节民俗活动不仅是一场非遗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通过闹花灯、拔五更、抢杠等传统民俗活动,苍南的海防文化和非遗民俗相互交融,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秦子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