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溪有“市”
谢祖杯
清乾隆版(1760)《平阳县志》载“县南八十里,燥溪有市”。
彼时此地所谓“燥溪有市”,就是因商品交换集聚人群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个“农贸小市场”而已,周边乡亲上午肩挑手挈自家产的鲜活农产品去燥溪“赶集”上市,中午“散市”各自回家。
“燥溪有市”,这“市”到底在哪里?
藻溪周浦岭村地段有“东门”,港边地方的堤坝内旁有神庙曰“市心殿”,于是有人说彼时此地“藻溪市很大,港边是市中心”,周浦岭这儿是“市”的东门。
其实这“门”,它是水路、陆路的必经出入口,它的环境形状、作用都很像“门”,这样的地方,在民间就以“门”作为地名,如周浦岭村“东门”,原东湖村“石门”。
周浦岭“东门”在周浦岭村东向,这藻溪水的涨、顺流要经过这道“门”,藻溪通航小吨位民船,也都要从左“下山虎”、右“公婆石”中间藻溪水道穿行经过。其次,藻溪东西走向的通衢大道上,过往客商也是从左“下山虎”、右“公婆石”这儿通过向东、西穿行过藻溪街,故而,人们形象地看作是周浦岭“东向大门”,干脆就叫“东门”。
其实,廿七都“燥溪有市”,彼时此地这“市”就是指:现在的“兴康居”横江以东、矴步头桥以西、藻溪南岸、九堡小溪以北的藻溪老街道和现在建光村的辖地。
燥溪“市”的形成、发展、壮大。
藻溪因水而得名,这是自然。燥溪水的治理,人民群众的勤奋劳作,把“燥溪”改造成“藻溪”,这是现实。农耕社会,各村乡亲们的生活必需品、生产工具、剩余农副产品,都十分需要交易场所,而且彼时交易主要就是靠肩挑手挈上市,藻溪的位置适中,是周边村落水陆交通中心,深深地吸引着周边各村民众在此处开展货物交易,有经营头脑的人便在藻溪买厝基建房或买二手房,店面做零售商店,逐渐形成瓯南一隅农贸小集市。故而清乾隆版(1760)《平阳县志》载“燥溪有市”。
传说很早以前,四川难民秦福发现明矾能浊水澄清。民国版(1925)《平阳县志》载,明洪武八年(1375)明矾石已开采炼矾。清乾隆九年(1744)矾山商人到温州、上海等地销售明矾,引来苏州商人在矾山建起第一座矾窑炼矾,日产明矾9担。至清末,明矾最高年产量达1.7万吨。笔者认为此时年产明矾县内自销难,所以依靠外销。因而,造就了藻溪“挑矾古道”,据说,明朝中期,就已经修建了矾山古路下至藻溪九堡挑矾古道,全程40里,南北走向,古道沿山沿溪而建,是明末民国期间人们从矾山挑矾到藻溪,再运往全国各地的主要通道。
当年交通运输工具落后,明矾就是依靠大量的人力肩挑外运,运输通道有:矾山→赤溪中墩、矾山→马站霞关、矾山→福建前岐,然后,都是装大货(帆)船运抵通商口岸。矾商看好的明矾最佳外运线路就是矾山→藻溪→鳌江这一条,这是因为:
当年,鳌江已经是浙南、闽北发展最好最成熟的商贸物资集散地,明矾若在藻溪中转鳌江走海路,用大货船北上可抵达温州、宁波、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南下到达福州、厦门、广州。此其一。
第二,劳力资源丰富。藻溪境内及灵溪、宜山、钱库靠近藻溪各村,有非常充裕的劳力资源,另三条路线无法比拟。一个男丁正劳力从藻溪到矾山挑矾,一天一个来回,有力气的一担可挑一百六七十斤,到藻溪矾馆放下扁担真金白银现笃笃,回家马上就可以贴补家用,解燃眉之急,有能力凭汗水挣钱养家糊口何乐而不为。因此,除了不可抗拒的天气因素外,每天至少有上百人去矾山挑矾。
第三,中转方便。明矾过藻溪中转,“注江”在魁桥村有廿七埠头,“梅江”在藻溪滩下有廿八埠头。明矾首先在矾馆内按规格包装,再搬运到埠头,装上木船运至宜山方岩下,然后过驳鳌江转海路,抵达各通商口岸。因而,随着“世界矾都”的崛起,造就了“藻溪挑矾古道”,促使“燥溪市”不断发展、壮大。
藻溪“市”的形成、发展、壮大,离不开善于经营的商业从业者,是她们融入“燥溪市”,辛勤耕耘,她们和“燥溪市”是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从他们迁徙、择居藻溪的时间,或宅(店)主的生卒时间看,他们大多数是在明末清初先后迁徙来到藻溪定居经商。
“藻溪十三内”:
(1)章昌彰(1851—1883),“春和内”,经营酿酒业。
(2)章昌晨(1853—1925),“春生内”,创办“春生客栈”,兼营南北货。
(3)陈保诸(1715—1781),打铁为业。其后裔大房商号“阜泰”,经营酿酒、制茶业;二房商号“长泰”,经营南北货,兼制茶业。
(4)陈厚山(1590—1657),“大厝内”,是附近闻名的大茶商。
(5)章昌后(1870—1917),“广和内”,主营南北货,兼营酿酒业。
(6)黄大芳(1522—1566),“黄厝内”,开打铁铺发家。
(7)老街“大厝内”约在清乾隆年间修建。
(8)赖文俊(1693—1780),“赖厝内”,经营屠宰品和海鲜品。
(9)老街“皮行内”位于老藻溪小学西南、横街坐东朝西爿铺房后面。
(10)章大玺(1805—1869),“五品衔”官宅,世称“旗杆内”。
(11)郑章氏(1864—1946),“裕和内”,经营酿酒业兼南货。
(12)陈志济(1899—1964),“元兴内”,经营南货。
(13)杨义鸿(1853—1931),“振盛内”经营屠宰品、棉布、榨油坊等。
商号“长仁”,店东陈盛炼、盛爣兄弟,清乾隆1750年左右迁居藻溪,经营布业兼药业。
商号“广裕生”,店东陈仲砚,清光绪四年(1878)迁居藻溪,经营棉布和南北货、茶叶。
商号“同春”,店东黄登世、登化兄弟,清同治九年(1870)迁居藻溪,经营客栈,兼营“洋行”、海鲜。
还有商号因世事变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遗忘,经过走访了解,有:永德(谢得西,主营杂货)、同盛(刘琨,主营南货)、益和(章昌山,主营典当)、顺兴(谢祖奎,主营旱烟丝)、东元发(林德楠,经营酒坊)、永茂(吴广甫,经营南货)、颐春(章昌传,经营中药店、棉花行)、合发(谢友昌,经营南货)、,还有药店:天一堂(黄昌禄)、天生堂(王宏涨)、长生堂(陈瑞全)、德生堂(谢成知)、大生堂(陈朝生)……清晚期,小小藻溪街甚至还有四家“乌烟馆”。此外,还有没有商号的手工作坊,如:染坊(钱师财、章华算)、裁缝、五金(章才三)、饴糖(章志超)、弹棉、编制蓑衣(苏)、修制雨伞(章志让)、编制竹笠(周)、制鞋、箍桶、生缸、补锅,等等。
藻溪历经清晚期和民国时期,各代商家顺应时势,悉心经营,藻溪街道逐渐形成了一长横一短竖“T”型老街居,临街店面两两相对。燥溪(藻溪)“市”紧随日月星辰的脚步,逐渐发展壮大,到全国解放后达到鼎盛期,随着横阳支江“朱家站陡门”、省道“水霞线”的建成,藻溪水路、陆路交通遭受冷落。改革开放以后,县内三级交通网的建成,藻溪的陆上交通更加便捷,藻溪市镇建设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