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民俗中的库下采茶戏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6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小戏大做》

  作者:周功清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霞关镇位于东海之滨,浙闽交界,不产茶,却有浙江罕见的小戏——采茶戏,采茶戏系库下村田都元帅信俗的迎神赛会主要项目。田都元帅信俗源自福建,库下村大部分的族姓也迁自福建,这是移民文化在这东海波涛戏台上展示商贸传统基因的回响。

  在库下村,除夕有人暗中抱神下殿,春节见像报信,村人遂置办采茶戏。正月十三,在村中演采茶戏《启程》,而后抬神巡游各地,送财气,保吉祥,演《补缸》等小戏。归来后,先演采茶戏《归家》,而后是一场激烈的“归殿弄神”仪式,最后抢财气红讨吉祥。

  《小戏大做——民俗中的库下采茶戏》全书采用人类学的调查方式,以口述的方式展示主线,在夹叙夹议中书写民俗中的戏剧形态。并附有长篇论文《小戏大做——作为田都元帅仪式剧的库下采茶戏》。

  本书由周功清著述,文化学者徐宏图、温州大学教授林亦修作序。

  《小戏大做》序一

  徐宏图

  日前,苍南县文化学者周功清为他的新著《小戏大做——民俗中的库下采茶戏》一书,索序于我。我阅毕全书,掩卷沉思,确有如题目所示“小戏大做”之感。库下村的采茶戏,其戏虽小,小到只有两三个角色,演的又是《十二月采茶歌》《王大娘补缸》《卖布》之类小之不能再小的小戏。然而,其参演场面之大,则是远近闻名的苍南霞关库下宫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田都元帅出巡的庙会大场面。届时,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乡民毕至,万人空巷。戏台前更是人头攒动,掌声如雷。堪称是自古以来戏剧与宗教仪式共生的一幕再现,更是戏剧与庙会民俗共存的一场复原。本书的出版则为《戏曲与庙会》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可见,其戏虽小,其义却大,自有“小戏大做”之必要。

  首先,戏剧以庙会为载体。中国戏剧自萌芽开始就与庙会结下不解之缘,庙会可谓是戏剧的母体,诞生之后又以庙会为载体而获得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庙会”一词,至迟在汉代已出现,《后汉书·张纯传》:“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庙会,始为谛祭。”魏晋南北朝的庙会带有更多娱乐成分,如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记“长秋寺”庙会:“至于大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徐,丝管寥亮,谐妙如神。”降至唐、宋,经过庙会的孕育,中国戏剧终于形成雏型,最早成熟的是“温州杂剧”,后通称“南戏”。由于庙会需要借戏剧娱神,戏剧即以庙会为载体与其长期共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庙会为戏剧提供演出埸所。众所周知,中国戏剧最早的戏台就是庙台,分属于社庙、城隍庙及先贤祠。其台面大多为五六米深宽,离地约一人高,设有左右看楼以及供艺人化妆、换装、休息的厢楼。由于庙会接连不断,农村戏班即长年转辗演出于这些庙台(包括露台)之间。库下采茶戏即以库下宫庙台为演出场所。二是庙会为戏剧培养了大量的观众。庙会戏剧既不同于只为少数人演出的堂会戏,也不同于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演出的剧场戏,而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演剧活动。因为这些演出不收门票,费用一律由庙产或集资开支,人人都可以观看,因而观众动辄成千上万,人山人海,甚至达到“举国若狂”的程度。库下村庙会不请戏班,是由村民业余化妆扮演采茶戏,完全是自娱自乐性质。三是重视培养观众的兴趣。这主要是通过庙会组织戏班间互相斗台活动,让观众直接参与品评,以提高他们看戏的积极性和鉴赏水平。观众看斗台戏,演得好就高声唱彩;演不好,就喝倒彩,不留任何情面,久而久之,其观赏能力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可见,庙会是培养戏剧观众的摇篮。库下采茶戏正是依赖库下宫田都元帅的庙会才保存至今的,观众的欣赏能力也是在参与田都元帅庙会中提高的。田都元帅相传就是唐明皇时乐工雷海青,因拒聘于安禄山而被杀,其忠烈事迹一直在民间相传并建庙祭祀。在库下宫,他身兼二职,一为农业丰收神,俗称“田公”,由全体村民供奉;一为戏神,通称“田都元帅”,由戏班尤其是木偶班供奉。凡举办庙会时,均由村民自排自演采茶戏。书中有一段描写十分精彩,称“庙宇内外,村人忙里忙外,渐渐地,宫中来了许多少男少女,涂着脂,涂着脸,显然都是演员。一问,都是村中子弟,采茶戏便由这些少年自扮自演。不一会儿,她们中便有人佩戴起马灯,胸前佩马头,背后系马尾,穿着行头,俨然骑马美将军”。从这段描写可见,库下采茶戏已吸收邻近岙内的马灯戏艺术,并使二者融为一体。

  其次,庙会是借戏剧以娱神的。庙会既是祭祀神灵的场所,也是农村物资交流的集市。它之所以能吸引四方善男信女和行旅客商参与庙会,其主要的媒介是戏班演出的“庙会戏”。人们在完成商品交换的同时,也得到文化娱乐的满足。从这个意义讲,庙会又是农村文化娱乐的中心。庙会演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不同的庙会有不同的内容与宗旨,信徒们也有不同的祈祷目的,因此要求上演不同的剧目,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例如:“娘娘庙会”旨有求子,要求演出《观音送子》等“讨彩戏”;“寿诞庙会”旨在延年,则要求演出《郭子仪称寿》等吉利戏。而库下宫的主神田都元帅因具有“和合二仙”的特征,带给人间家庭和睦、夫妻美满、社会和谐而广受欢迎,因此,所展演的采茶戏剧目,无论是《贩茶记》还是《王大娘补缸》等,其主题与结局均归于“和乐”而喜气洋洋。正如作者所说:“在这一点上,田都元帅的信仰指向并非一般的保境安民、驱邪祛魅。其赋予社区的功能在于和乐,显得比较祥和。”二是各地庙会都有自己基本固定的戏班,如经济条件允许,则同时聘请外地的名班。既请人班,也请木偶班,相传“木偶能镇邪”,从而使木偶班在庙会期间获得比人班更高的地位,人班可以不请,木偶班却不得不请。库下村不必请别的戏班,因为村里本来就有自己的业余班社,能演采茶戏及个别京剧折子戏等。届时,村民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戏目,不计任何报酬。早期选演员一般是10至15岁的男童8名,必须相貌端正,身材合适。他们既当采茶女,又演采茶戏,令同龄人羡慕不已,家长们也均为此感到骄傲。采茶戏于神灵出巡前是在库下宫庙台演出的,台下挤满了观众;出巡时即随神灵出坛,每到一个村落,凡遇到宫庙,必得进庙演戏,先演《十二月采茶歌》,再演其他剧目。三是庙会演戏有一定的习俗。这是在长期庙会演出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各地习俗不一样,库下采茶戏习俗颇多,例如出坛前要演一出《起程》,归来后要演一出《归家》,以隐喻“和合”之意。出坛过程中,则围绕着“马”的动作来完成“送财气”等宗教仪式,包括上马、走马、下马、放马、扫马、收马、散马等不同仪式。从这些精彩的表演中可知,这个于清代传自福建,已与当地民俗活动密不可分的采茶戏,经过库下人的不断创新,早已给人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感了。

  总之,戏剧源于宗教仪式,最初往往孕育于庙会,诞生之后又以庙会为载体而获得生存与发展。反之,庙会则借戏剧以娱神,在满足人们信仰意愿的同时,实现了文化娱乐的目的。千百年来,我们的戏剧就是这样紧紧地与庙会结合在一起,彼此像一对孪生的兄弟,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本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而被有意地回避了,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纠正。本书则以活生生的案例进一步坐实了这个不争的事实,其意义之大,价值之高,不言而喻。语言清新,文笔简约,具有可读性。乐为之序。

  《小戏大做》序二

  林亦修

  周功清的《小戏大做》,以一戏、一宫、一村为对象,展开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管窥明清以来浙南地方社会的建构和变迁,真可谓小戏大做,以小见大也。

  浙南地方社会基本上形成于唐末五代,两宋时期的网络建构已经出现,明清时期因为改朝换代、倭寇海盗、动乱匪患、自然灾害、物产引进等原因,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过程,到清嘉庆年间,因为海盗蔡牵的平定和番薯的大规模引种,进入了人口爆发和社会繁荣的稳定时期。选择库下村来展示这一内容和背景,是再合适不过的案例了。

  库下村位于浙江省最南端的霞关镇,是浙江通向台湾和福建航线的必经海港,元明以来,泉州阿拉伯人郭氏几经转折,于清初定居下来,与同样来自福建的林氏、吴氏、柯氏、赖氏、简氏、袁氏、郑氏形成村落共同体,除了种植水稻和番薯维持衣食生计外,还从事经济作物种植、海洋捕捞、海港贸易、茶叶和染料及其桐油加工,形成了海港一条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闽南移民,尤其是海商移民的代表性;看到了浙南山海文化、商港生态的代表性;看到了代表性的浙南明清村落及其多姓共同体的形成。

  在传统的多姓村中,宫庙比宗祠显得更加重要。宗祠具有排他性,族小势弱;宫庙具有包容性,集众成势。所以浙南的多姓村大多认真经营村里的“大宫”,即村庄主庙,以维护村落共同体的认同。库下宫作为村里的大宫,首先供奉来自福建的移民神,如田都元帅、广泽尊王、妈祖娘娘、白马明王,这些很可能是不同移民用“移民担”随身挑过来的家乡神,依然“过望”护佑着远游的裔孙,在新的村落里由“厅头佛”落地为“宫庙神”。也有王氏采茶佛、地主爷、将军等本土神灵、行业神、庙宇吏神参与宫庙建构,形成一个多元、完整、满足村落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象征体系。神的融合就是人的融合,庙的建构就是村的建构。象征理论的运用,其实村民比学者要娴熟很多。

  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关于库下宫大修的记述,展示了村落共同体的演变。关于木料的故事,展示了灵验传说在民间的运用;林氏入股的访谈,印证了“宫门分扇”史实。通过“宫庙修缮”巩固和扩大村落共同体,形成新的凝聚力,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田野调查点,它很多时候可能比“宫庙始建”在文化含量上具有更可挖掘的地方,而广大学者在这一点上还不够重视。

  最后精彩的地方就是采茶戏了,它是解码文化和揭示意义的所在。村落共同体的维持,依赖于年例举行的族群活动,依赖于自信可以拿得出手的意义塑造,依赖于可以走出去的文化交流。《贩茶记》《王大娘补缸》都是来自村落生活、符合村民审美情趣的文艺作品。

  尤其是《补缸》,缸是圆的,易碎的,不能破的,磨豆腐必用的;寡居的王大娘找鳏游的张老汉来补,也是符合乡村生活常理的,没有人以纲常训诫。在诙谐的表演和粗俗的笑声中,我们看到了剧目的塑造、戏种的塑造、村落共同体的塑造、生活意义的塑造。没有圆美的就不破了,没有破了就不能圆美的,我们都是意义的塑造师。

  也看到了周功清《小戏大做》的塑造。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