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归岸有痕
陈如亮
以前看到文史资料,说老平阳县是三国时东吴水军基地,有南港和北港两大军港,就嗤之以鼻,离海那么远,怎么可能和水军有关系?不久前,两次登上了南港、北港两大片区交界的朝阳山,临顶远眺,两片区形胜尽收眼底,才发现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
第一次上朝阳山,是去参观山上的黄汤茶博园;第二次是数月后的平苍龙三地作家采风活动;两次上山,对南、北港片区有了更深的认识。黄汤茶博园主人钟维标是土生土长的朝阳山人,原是教师,1992年开始从事茶叶产业,现已是一级制茶技师、平阳县人大常委,他带我在山上转了一圈,最让我震撼的还是登高临下看到的情景。东面,灵溪、藻溪等平原村镇凹入群山之中;北边,麻步、水头等盆地村镇四周群山环绕;一南一北两大天然港湾匍匐在朝阳山下,在这两大港湾中,鳌江(北港)和横阳支江(南港)蜿蜒分别穿越全境,古人用南港、北港来称呼这两大片区,实在是太形象了。苍南县水利局的林立瑾是地方水文化专家,他曾介绍古代的鳌江和横阳支江比现在宽广多了,江沿数百米都是江流涉及之处。鳌江是我国三大涌潮江(另两条是钱塘江和闽江)之一,古代潮涌时,海水可到达平阳县水头镇和苍南县南水头村,这也是此两处地名的来源。三国东吴政权距今将近1800年了,当时的水军舰船通过鳌江潮涌进入南港、北港的港湾停靠完全是可行的,也是最安全的。
东吴时期的史料已很难找到,但通过唐宋的诗文也看到当时的南、北港情况。宋代吏部侍郎、著名诗人陈与义(1090—1139)于1131年从福建到绍兴时经过苍南境内,写下了《泛舟入前仓》:“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陈与义从闽入浙,第一站是闽浙交界的分水关,从分水关到千年古城平阳钱仓(古时名前仓),就是顺流而下的横阳支江水路。江流浩渺,但比起需渡海才能到达霞浦盐田的行程来说,这算不了什么。陈与义看到的“潮归岸有痕”,也许是此时鳌江正退潮,他在行船上看到了横阳支江岸两边的退潮痕迹;也有可能是宋代的横阳支江比起东吴之时,在居民、村落繁荣渐多而开垦治理江流的形势下,江河日缩,岸边还留有古江流的痕迹。
千百年的变换,沧海桑田,通过历史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看到古时的痕迹。林立瑾介绍,横阳支江上有众多渡口码头,如玉沙渡、玉米码头、马渡、灵溪码头、观美渡、肖家渡、桃花渡等,每个渡口码头都有丰富的人文痕迹,桃花渡旁就居住着苍南唯一进士科文状元徐俨夫(1200—1260)。徐俨夫存世不多的诗中,有一首《直钩和韵》就是写桃花渡的:“一曲湖边一钓矶,桃花风定柳绵飞。渔人岂识濠梁趣,只解沙头尽醉归。”诗境悠闲,尽显农村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徐俨夫的状元坊也建在桃花渡旁,南宋老平阳县著名诗人林景熙(1242—1310)在宋亡后专门到此游观,留下诗篇《过徐侍郎状元坊》:“名坊临里渡,曾此产魁豪。湖带诗书润,山增科第高。劫灰遗断础,鬼火出深蒿。东海扬尘久,无人钓六鳌。”徐俨夫是1241年中状元,南宋是1279年亡国,林景熙到桃花渡是在元朝时,短短几十年,状元坊已被破坏只残存断础。林景熙感慨良多,诗中最后两句,应是对徐俨夫人品文采的赞誉,也是对国家民族没落的哀叹。林景熙和徐俨夫也算有亲属关系,徐俨夫的妹妹嫁给了林景熙同族的林坳林嗣孙,林嗣孙的儿子就是道教一代宗师林灵真。林坳和桃花渡看似相距群山,来往不便,但实际上同在横阳支江,水路来往还是很方便的。也许林灵真的母亲经常带儿子回娘家,林灵真在状元舅舅的熏陶下,也是才华超众,开创道教东华派,知名弟子遍布国内。
北港和南港一样,也孕育出众多英才,特别是北港南湖以进士数量多而声名显赫,元代“东海名儒”史伯璿在《薛氏会芳集·序》中,记曰:“薛氏世居南湖,为平阳右族,故代常不乏人。自宋迄今(元),登文武进士者,六七十人;高蹈隐逸者,五六人;著书立言者,三四人;以诗章鸣世者,八九人。”金乡湖里陈氏、石砰饶氏都是从南湖迁来,金乡东田陈氏也有分支迁居南湖,第一次上朝阳山,专门去游览入山口的南湖村,村依山建,如长蛇绵亘,已看不出曾经的辉煌,但一些史书仍记下往日的痕迹,清代平阳县令何子祥在《蓉林笔钞》中所描绘:“湖水深畅清泚,堤岸宽坦四达,沿岸桥梁红楹垂杨,绿栏拂柳,尽日画舫来往,笙歌不断,如杭西湖。”平阳文史研究者陈正印曾撰专文考证南湖薛氏有文科进士21人、武科进士45人、荐举赐进士出身1人,合计67人。进士人数多于“中华进士第一村”瑞安曹村。
潮归岸有痕,南湖虽已无薛氏,但血脉文脉如江流相承,永不断息。黄汤茶博园主人钟维标在接触茶产业前,对于乾隆贡茶“平阳黄汤”的制作工艺是一无所知,此时“平阳黄汤”加工工艺也近乎失传。他的成功应是来源于朝阳山的遗传基因,2013年4月,钟维标带着自己制作的平阳黄汤,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与茶艺博览会,一举摘获金奖。2016年,他被评定为温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黄汤制作技艺”传承人。同年,钟维标被聘为中国茶叶技术标准委员会黄茶组成员,参与黄茶国标制定。2017年五月,CCTV-7栏目《乡土·行走魅力茶乡》纪录片专门介绍了钟维标制作平阳黄汤的传统加工工艺。
凑巧的是,第二次上朝阳山,遇到的主角也姓钟,大作家钟求是,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他也是平阳人。那天,平苍龙三地作家采风团全体人员认真聆听钟求是老师讲座《永不凋零的心中之城——钟求是小说中的地域元素》。与其说是讲座,更像是座谈。钟求是老师在简短介绍自己后,要求讲座以问答形式进行,会上很多作家都提了问题,有钟老师小说特色、有写作技巧、有文学的辨识度、有写作的意义等等,钟老师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很精彩,可能我程度不够,记住的不多,但钟老师最后的总结发言,我记忆深刻,这个总结发言是钟老师自问自答:“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会,是真实希望平阳好。”他讲到,要培养推动平苍龙本土文学新人。是啊,潮归岸有痕,我们继承了这片土地的痕迹,我们也要创造出这片土地的新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