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要喝灯笼光
林邦川
喝开水是每家每个人最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在古城金乡,“开水要喝灯笼光”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家喻户晓的顺口溜,连同“鳗鲞要吃担配章”“蒸糕要吃林孟锵”“馒头徐家喷喷香”等几项有特色的金乡小吃品种,成为千年古镇人们茶余饭后口口相传的精典小故事。
灯笼光原名叫林宝光,世居城内大苍桥街,其祖上在清末开设灯笼作坊,店名林震大。当年没有电,更没有照明的电器产品,点灯照明只有腊烛,后来的煤油灯必须罩上灯笼。金乡四周是山,紧邻东海,山民和做海人出行,早起下海,晚来归航都要用灯笼,林震大灯笼店生意很好,宝光做灯笼,大家顺其自然就叫他“灯笼光”。
解放后随着杜会发展,科技进步,六十年代后手工灯笼基本退出市场,林宝光头脑活络,凭借着对金乡古城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行情的了解,转行烧开水卖!
取水
水是生命之源,开水最讲究的是水质,金乡城里人都吃井水,故此金乡童谣一亭、二阁、三碑坊里的七,说的就是七口名井,这泉列七星环绕着狮子山(大屿山)、球山(小屿山),水井处在山脚部位。狮子山从山头到脚跟,头部位置井里的水人们称它是狮涎,中部三隍庙的井水,称它是狮乳,三隍庙七星井水特别丰满清甜,大旱之年也是涌泉不息,平时三隍庙井水保存半个月无垢不馊不起泡,因此林宝光烧的开水专门取用三隍庙井的清泉活水,几十年来一成不变。喝过灯笼光开水,喝过灯笼光开水泡的茶,谁也不会改用别的水了,久而久之“开水要喝灯笼光”就传闻于世。
三隍庙井水是好,担水的工具灯笼光非常讲究。一开始他就请一位园木老司头,用龙泉金杉木,生漆油漆特制了一担木水桶,配有活动桶盖,水桶绳用棕绳,拿现在的话是纯环保的,专门担水用。以后忙了又添了铅锡水桶备用。有一则小故事,灯笼光隔壁邻舍讲他很小气的,邻居有时候向他家借一担水桶用用,他就是不借。他讲我家里水桶专门担水烧开水用的,不是我不借你,因为你拿去可能会用来洗被单、或洗东西用,难免用上肥皂、冼衣粉,我的水桶多少会污脏了,我拿回担水烧开水,开水就会走味。灯笼光开水就不是原汁原味了。
灯笼光专门雇了一位帮工担水,他家离山隍庙有一段路,但一担百二三斤重,长挑不息非常着力的,何况家里还有一个大匹缸,盛满需要二十来担水。灯笼光母亲当年制灯笼是好手,勤俭持家,又十分体帖人,对担水工常常问长问短,有时候会打两个荷包蛋给他补补身体。担水工也十分勤力,有的年份大旱,常常半夜三更爬到井底帮助“逼水”,一匀一匀地把泉水淘上来,诚诚恳悬,从来不到近的别的水井担水,保证灯笼光开水是山隍庙清井水。
送水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金乡镇人口大增,各个单位、店家也逐渐多起来,灯笼光也随之更忙碌了。上门给定点单位送开水;有固定人家上门提水,更多的是送水上门。当年金乡街路坑洼不平,开水瓶又是易碎品不便车装运送,只能肩挑手提,他设计了二付毛竹篾篓制的开水担,轻巧耐用担放自如,大的可装18筒开水,每筒约4斤重,小的可装12筒。每天一早四点多钟就开炉烧水,紫铜片制的开水炉,由金乡南门锡器名匠阿钿老司精工制作,容量大、加热快、密封好。头炉开水装瓶后在六、七点前,先送到定点单位和几个老客户手中,随后挑担送上街,由近至远送上门,送遍金乡城内。
灯笼光开水从第一天卖起,上门买每筒2分,送到用户家每筒3分,卖了三、四十年价钱不变。刚开始送水上门还是沿街叫卖,后来在七十年代尤其进入八十年代,金乡商品生产发达,人流激增开水用量很大,有时一天用量达到几百筒。一位部队复员的老兵看他如此辛苦,送他一支自制的双管小号,只有十多公分长,只要一吹清脆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家,灯笼光开水来了!要开水的人家纷纷提着空筒摆到开水担前,一瓶瓶滚烫、碧清的开水缓缓倒入自家热水瓶,一边递上三个一分的角子,老人、妇女亲切地和他打招呼,他也不忘吩咐小孩:拎好!拎好!不要烫着!对于有几户特殊情况的人家,他熟记心上,会把开水直接送进家门帮他倒好,这些人家连连地感谢:对不起!对不起!
当年开水瓶是市场紧缺商品,又是易破易碎易耗产品,灯笼光想方设法最多时备了四百多只瓶胆,做到只只水瓶倒出的是热水,是清甜水。定点交流使用的开水瓶,他会定时清洗去诟,发现回转过来的水瓶被用过打酒啦,盛过酱油醋啦,他就淘汰不用,他讲开水是吃进口里的,我如果一不小心把不干净的开水卖给人家,良心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