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状元到民间武师 苍南武术群星荟萃名震武林
陈墨
苍南,地处浙闽交界,崇武之风,自古较盛。纵观苍南武术发展史,则宋、明至民国为鼎盛期。在宋代,苍南考取武科进士名冠温州;明至民国,苍南武术或用于军事,或参与社会活动,或扎根民间,形成全民性习武热潮,影响至深,全国罕见。苍南武术已是苍南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苍南人身上抹不去的文化基因。
考取功名独占鳌头
查阅历代《平阳县志》、1997年版《苍南县志》、2017年版《温州南拳简志》等史料,发现在宋代尤其是南宋,苍南是全国盛产武状元与武进士的县域,数量之多,令人刮目相看。苍南历史上首位武状元,为南宋绍兴八年(1138)考中武状元的陈鳌。他是今金乡镇坊下村人,授东南第八将。绍兴十二年(1142),陈鳌之胞弟陈鹗考中武状元,授东南第十将。他们的父亲陈文,原为韩世忠部将,曾告诫他们兄弟俩:“世治尚文,世乱尚武,建功报国,正此时也。”陈家一门三武将,实为罕见,颇为壮观。自绍兴八年(1138)至咸淳七年(1271)共计133年间,苍南县共出现了陈鳌、陈鹗、黄裒然、林管、项桂发、章梦飞、林时中等七位武状元,还有武榜眼戴应发、武探花孔元圭等。百年间,苍南县每隔十多年就出现一位武科鼎甲,实乃全国罕见。宋代温州籍武状元共计18位,其中,苍南7位、平阳6位、永嘉2位、泰顺1位、瓯海1位、鹿城1位。从这组数据来看,苍南名列第一,其次为平阳,而苍南与平阳合计13位,等于说老平阳差不多包揽了宋代温州武科鼎甲。从史料中进一步发现:苍南县武科进士共计160人,其中,宋代武进士145人,武料补遗12人;明代武进士1人;清代武进士2人。
考取武科功名者,有不少是文武双科进士,文武兼备,文韬武略。还有一种现象是很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那就是“家族式”“地域性”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从武状元籍贯来看,主要来自古时的金舟乡、林坳、百丈、松山等地;二是从进士等籍贯来看,今苍南江南片所占比例较大,以龙金线以东为主要区域;三是同属一个村庄的不少,如金乡坊下、戴家堡、郑楼,钱库项桥、倪处等村数量较多;四是从姓氏或家族来看,主要集中在陈、林、郑、戴、项、章、黄等家族。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应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推行“文武并蓄”的人才发展战略;而南宋因战事不断,需要大量武术人才效命国家,故延续了北宋人才发展政策,多渠道挖掘武科人才,使广大平民出身的武术人才得以考取功名,而苍南离南宋政治中心较近。二是苍南地处浙闽交界,史称“两浙咽喉,八闽唇齿”,历来的战事不断,奠定了崇武风尚的社会地理环境。三是入苍的闽人,受南北少林武术影响较深,迁居新环境,为自身安全需要考虑,武力成为其依赖与保障的首选。四是考中武科功名者的榜样作用,并在他们帮助提携下,带动了家族与一定区域内人们,见贤思齐,大大促进与提高了考取率。
苍南武术人才在宋代抗金与南宋末年的抗元等关系民族存亡中,叱咤风云,披荆斩棘,为国效力,屡立战功。自宋后,明、清两朝虽有考取武科功名者,但数量上已大不如宋代。出现此情况,定有其因,我想无非是:自元至清代,统治集团为稳定其统治地位,有意压制武术发展,而随着枪支炮弹出现,军事依靠武器,武术对军事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从地方志与各地家谱等史料来看,清代苍南有出现一定数量的武生员,如清乾隆年间武生员李商铭、道光年间武生员陈志潮、同治年间武生员陈步青与陈敬厅等等,举不胜数,暂无法完整统计。进入民国,苍南武术人士有考取功名或任公职者:如考取杭州国学馆并任国术馆馆长的陈萃涛,任浙江保安处国术教官兼平阳保卫团督察员与孙传芳部队教营的刘震扬,任平阳县国术馆馆长的陈承庚,任南京雨花台武术教官与江南自卫队队长的林昭晃等等。武术人才在不同时代,为国家与民族,为社稷苍生作出自己贡献,不管功名大小,都曾为苍南历史留下奋斗的痕迹。
贡献社会中坚力量
隋唐的佛教在苍南县盛行,那时苍南建有护法院、宝庆禅院等较为著名寺院,至宋代所建的道观,均处于远离集市,人烟稀少的高山峻岭地带。山地森林茂盛,猛兽常常出入,又逢战乱岁月,僧人与道士似乎必须拥有一些看家本领,才得以安全传道,有效保护自身与寺庙的安全。游民出身的朱元璋,对民间习武传统比较提防,故在明朝初期,武术受到一定压制。但明朝中期及之后,由于倭寇之患,迫在眉睫,苍南武术又引来一次大发展的机遇。苍南作为沿海抗倭前沿阵地,设有卫、所等军事单位,戚继光等武技在军中传承,好多武术人士服务于军事。如当年金乡卫有指挥使六员;指挥同知六员;指挥佥事六员;镇抚三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清有左营游击一员;守备二员;把总四员。上述还不包括驻军士兵们,他们均是具有一定武技的人。在抗倭整个过程中,苍南好多武术高手不同程度参与其中,为沿海抗倭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倭寇攻城略地,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好多武功高强者,为民除害,涌现出明朝陈寅、清代应正春、宋经邦、顾群佐、陈武英、陈志景等抗倭英雄。而平民出生的陈志景,在抗倭与抓海盗中表现突出,被清廷授予“五品军功”。
在清代,汉人反清思潮未减,好多武林高手参与了一些组织活动。在老平阳,旨在反抗暴政的武术人士,成立了金钱会,民间称之“金钱反”。清咸丰十一年(1861),金钱会在拳师赵起等带领下,以武术人士为主力,队伍一度发展至数千人,影响至永嘉、青田、泰顺、福鼎等地。苍南武术人士参与金钱会,起带头作用的有李南琴、陈成开与陈正强父子等等。也有好多武功高强者,参加了反抗黑暗统治,跟统治阶级做最坚决的斗争。民国拳师林瑞龙以创建“七宝童”拳法为掩护,一生坚持从事革命活动,报效社会,献出了年仅三十三周岁的年轻生命。其徒孙董仁涨,因不堪忍受欺凌,学习“七宝童”拳法,组织了轰动浙闽交界一带的“大刀会”。“大刀会”虽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得到了底层百姓的支持拥护,惊动了统治阶层,在社会上影响力极大。
自清至民国,好多社会知名乡绅亦是武师,他们亦文亦武,为创建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王理孚、汤国琛、陈承榔等等。很多武术人士选择在民间传承,以此为终身职业,民间称其为“师傅”,杰出者被称之“名师”。在苍南民间,常常发生宗族械斗等极端群殴事件,民间武师在调解、压制械斗等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清末金乡坊下与大桥头宗族械斗一触即发,是棒师陈志着出面才得以息战;清末民国间,陈维厅拆贼窝、决堤排水体现武者大义;民国期间,江南陈林矛盾激化,棒法名师陈敬定与陈绍景以生命为代价,平息了“宗族激战”;攻柔名师李悌盛出手,李氏族人免遭侵犯,保护了家园平安;棒法名师董怀健父子出面制止,平息了因扫墓而发生的群殴。苍南民间大小纠纷冲突,无不有武师作出默默的贡献:但凡民俗中的龙舟出港、演戏和各种纠纷,是武师参与平衡了各方力量,减少不必要的肢体冲突……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无不体现民间武师在维护社会秩序上所发挥的作用。好多民间武师为弱者打抱不平,主持公道,弱势群体因此免遭侵犯。武术在民间广泛传承,除起到上述功能外,对民众的强身健体、提高劳作效率等方面也起到不可估量的功效。诚然,因习武者良莠不齐,不讲武德者比比皆是,以武欺人不在少数,曾几何时武术成了社会危害源之一。武术的单极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拳头见输赢”的社会化一般理念。至今,在苍南老一辈脑海中,“门头官司定输赢”的思想很是根深蒂固,这不能不说是对社会发展有弊端性的一面。一般情况是:真正习武者,还是较自觉遵守武德,不惹人不惹事,保持一颗谦卑心,给人的印象总是沉稳、低调。善于惹事者基本上是学而不精,民间所说的“半桶水”之流。
扎根民间全民学武
宋初吴越节度使林倪,弃官归隐荪湖(今属望里镇),以武传授乡民,开启了苍南传武先风。武术在民间传承,历史悠久,但因民间武术历史缺乏文字记载,年代久远者,基本上已失传或难以考证,但发生于近代以来的一些武术历史,其资料尚可整理还原。生于明天启五年(1625)的蔡友礼,从泉州少林寺武僧学得拳法,除在苍南当地传教外,还传承至台湾、福建,人称该法为“东山下法”。生于清雍正癸丑年(1733)的吴士颜,回原籍福建永春府学得苏光著等人棒法,回苍南一带传教,该棒法被时人称之“老渊棒法”。该棒法于道光十一年(1831)传入望里浃底园,经浃底园传承发展至温州各地,出现了几十位在民间享有影响力的棍棒名师,起传承关键作用者有陈正鳌、陈正答、陈志逆、陈志焕、陈志着、陈朝缘、陈敬定、陈敬卿、陈绍宽、陈维厅、张成巧等棒师。
清乾隆年间,金乡出现了刚柔拳法,又出现了攻柔拳法等等,而以金乡前半垟的攻柔拳法较为出名,出了陈张坤、陈承庚等名师。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的李南琴,自苍南南港阿创师傅习得衣钵,参加金钱会失败后,专心传授攻柔拳法于民间,经其子李守汉发扬光大,在苍南县江南垟成为重要的拳法门派。约生于咸丰十年(1860)的拳法名师倪树郎,传刚柔拳法于金乡陈翔银,发展成一大门派。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的势车棍棒法名师李世接,把棍棒法传入苍南北岙后,经李法厅等名师潜心传授,再传至苍南、温州、杭州等地,在武术界享有一定影响力。清末期间,苍南蒲门馒头山五支拳法,传于江南垟半浃连等地。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拳师林瑞龙,创“七宝童”拳法,其拳法直接追溯至宋初吴越节度使林倪所创的“五基拳法”。该拳法在民间传承,至民国期间传入望里北岙后,经李悌恒与李法魏父子传承,为苍南拳法一大门派。金乡余家棒法,清末出了余国壕等棒法名师。儒桥头拳棒法名师众多,在江南垟名气较大,传授范围较广……苍南境内武术门派繁多,数不胜数,曾出现“村村设武坛,男壮皆习武”的全民性习武大局面。
武术经漫长历史发展与演变,出现一派多门,一门多师,一师多法的格局,但千变不离其宗,所谓长江黄河总归同源。从各地收集资料来看,苍南武术以拳法与棍棒法为主。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间武术改变之前传承方式,有些地方创办了武术学校,也有少数民间武师还在传承,但已无法再现之前全民学武热潮。进入二十一世纪,“重文轻武”现象较为普遍,民间武术传承几近绝迹,但随着武术申遗与非遗项目进校园,各地武术类协会的相继成立,武术又为部分健身者所亲睐。此文虽能反映苍南武术历史之大体,但不足以反映其全貌,难免以偏概全,挂一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