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宋碑发现,将许姓入迁苍南时间提前了两百年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杨道敏

  2024年6月13日,苍南县桥墩发掘出一块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的墓碑——《有宋山光先生隧中碑》,把苍南许姓入迁时间提前了200年。墓碑全文如下:

  绍熙四年孟月癸酉孙埴墌改葬文章屿,有宋山光先生隧中碑。

  山光先生姓许氏,讳邦,字邦直。十代祖郁,唐台州刺史。九代祖环,楚州山阳县令,五季避地建州政和县梧桐山。闽越用兵之時,环之孙唐,徙二国之郊,乃温州平阳县松山,因家焉。曾祖舍。祖徽。父孝先,赠朝议大夫;母黄氏,赠恭人。

  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第,补将仕郎、南剑州沙县尉。丁父忧,服除,调福州长溪县丞,以功改宣教郎。秩满,调临安府临安令。未之,复丁母忧。服除,调临江军清江县令。秩满,欲赴开封,尹聂山举先生自代。会胡骑围京城,聂公死之,二圣北狩,□贼蝟兴。先生易艰阻,至维扬,遇族叔尚书右丞薨,遂请丐祠,主管台州崇道观。因扶护右丞舆榇归乡。未几,中书舍人林遹、参知政事席益並荐先生,堂除宣州南陵令,辞之;除福州长溪令,又辞之。再请宫祠,复主管台州崇道观。诸公交荐,先生久惊(京)削,欲大用。俄而病,求挂冠,遂以左朝散大夫致仕。

  先生所居松山,田园成趣,有楼三间,枕山临水,每集宾朋,挥毫流觞,右丞因过。先生名其楼曰“山光”,乡人仰先生高致,咸称为“山光”先生。初娶刘氏,赠宜人;再娶刘氏,封宜人,有贤德。先生绍兴四年陆月二十三日终,居家,享年四十有九。宜人后五年终。子舒、鼎、庄,五女,四已适人,一慕道不嫁。

  先生初葬于黄檀,后宜人同穴。思山泉发,将坏墓,改葬,居九峰朝议恭人前、宜人二坟之间。而迁移先茔,非所用心,诚恐伤棺,遂蹈旧俗,盖不能速朽。我辈情钟龙蟠虎踞,形势荣雄,子子孙孙嗣祀无穷,斯实区区之心。绍兴十七年七月一日,男舒泣血言,女质真宀(音mián ,宅的意思)书。

  碑文中所说的松山,即今苍南县桥墩镇,位于浙闽交界处。五代十国(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出现今苍南地域第一次大规模移民。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年间(936—945年),闽王王审知幼子王延曦据闽作乱,长溪赤岸居民纷纷移居蒲门(今马站一带)、南港(今灵溪、桥墩一带)等地。此后,闽境战乱连绵,苍南现有大姓陈姓、林姓、黄姓、郑姓、徐姓、许姓大多从那时入迁。根据当地各姓宗谱记载,这一时期,今苍南地域的移民主要来自闽之长溪赤岸。狭义上的长溪赤岸即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唐代属长溪县地。广义上的长溪赤岸包括今霞浦县和福鼎市。

  许姓是苍南排名第20名的大姓,据县公安局户口统计资料,2005年全县许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5008人,占总人口的1.22%。其中5千人以上的有灵溪镇,千人以上的有桥墩、观美、龙沙3个乡镇。除观美马路内(今属平美村)一支许姓外,其他均于明末清初入迁,与许邦无关。许邦九世祖许环,原任“楚州山阳县令,五季避地建州政和县梧桐山。闽越用兵之時,环之孙唐,徙二国之郊,乃温州平阳县松山,因家焉。”推测入迁松山时间为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5年),距今将近1100年,比今苍南现有许姓家谱记载的最早入迁时间早了190年左右。

  灵溪镇观美马路内(原属松山,即今桥墩镇)许姓是现能查到的最早入迁今苍南地域的许姓,始迁祖为许松岗。当地《许氏宗谱》记载他为许仲权五世孙,称许仲权于宋宝庆三年丁亥(1227年),由福建漳州南靖县居仕里二图八甲马坪入迁松山。许松岗由松山转迁马路内繁衍成族,2024年后裔有3000多人,分居观美、双屿门、大观、西陈山脚、象元内、松山以及泰顺、福鼎等地。

  而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立的《松岗许君墓表》则称:“昆阳距城西去七十里地,曰西陈。著姓惟许氏。按其家乘,自祖居松山,复迁西陈,而山环水遶,盖古蓍卜之吉。祖树德,宗族蕃衍潜辉,代有闻人。仲权公乃始正派,迨今凡二十一世矣。”这块新出土才二十几年的观美马路内许姓祖上墓碑比其家谱记载的多了16代,这说明经过战乱、水灾、火灾等,当地许姓家谱已出现重大断档。这支许姓入迁桥墩时间可能与许邦九世祖许环差不多,苍南许姓也唯独他们之间能够扯上关系,可惜现有的观美马路内《许氏宗谱》中已经找不到任何证据。

  根据民国《平阳县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宋代苍南许姓入地方志人物只有3人:许邦(1085—1134年),温州府平阳县松山人,《平阳县志·卷二十八·选举志一》如此记载:大观三年己丑贾安宅榜,许邦,字邦直,长溪丞,朝请大夫。案:字及丞据《浮沚集》《橫塘集》补。许权,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壬戌科进士,居松山。案:旧志讹作“叔”,今据通志、府志改。许一龙,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辛未科进士,官著作郎、实录院检讨等。这三人之间有什么关系,有关资料也没有任何记载。观美马路内《许姓宗谱》称许仲权(字叔)是他们的始迁祖,也是宋景定三年(1262年)壬戌科进士,但名、字与民国《平阳县志》都对不上号。

  《有宋山光先生隧中碑》碑文说许邦与宋代名人许景衡有关,许邦称许景衡为族叔。许景衡(1072—1128年),字少伊,学者称“横塘先生”,瑞安人。器质端重,幼如成人,北宋元祐(1086—1093年)初,入太学读书,后受业于洛阳程颐。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历仕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四朝,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宣和六年(1124年),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谬不可用。又上书请罢“花石纲”,认为劳民伤财。方腊起义被镇压后,江浙残破,而茶、盐之税仍照旧例,景衡上书减免。因屡忤权奸王黼,被排挤出京。钦宗时召还,任太常少卿,升中书舍人、侍御史,不久又被罢官。北宋灭亡前夕,在家闲居。南宋高宗在商丘即位后第八天,召拜御史中丞。奸相黄潜善、汪伯彦拟解除东京留守宗泽兵权,景衡上疏保举,认为其“威名政事,卓然过人”。后升任尚书右丞。

  许邦与许景衡关系密切,他的仕进,与许景衡的推荐和提携有关。碑文说“右丞因过”许邦的松山“山光”居室,在这里借宿过。许景衡曾任长溪县丞,从老家瑞安到长溪,经过南港古道从松山入境长溪,路程最近。许景衡为奸相黄潜善、汪伯彦所嫉视,借迁都事加以中伤,被罢官后忧愤成疾,因中暑,死于从瓜州(今江苏扬州)赴京口(今江苏镇江)途中,也由许邦扶棺护送回乡,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