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早市
华夏雪
天刚朦朦亮,就听到外面人声吵杂,我知道家乡的早市睁开眼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奔向市场。
因为临街而住,出门就是菜市场,我常常会被外面的吵杂声吵醒,不得不起床下楼。
家乡的早市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演绎着形形色色的人生况味。来街上卖东西的人也真不少,虽说这几年家乡人外出较多,早市没有以前热闹,也没有以前那样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也不会为了一个摊位而大打出手。但卖的、买的人还是会匆匆赶来,吆喝声、说笑声、嘈杂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家乡的菜市场就在南门街,沿街大多是木结构楼房,有些年月,但如今都已重新修葺一新,一整排门面都是暗褐色的,虽然历经岁月的磨损,但改造后恢复昔日的辉煌,有种复古的味道。人们都知道,菜市场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天下滋味早市知。因此,菜市场成了老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时的早市是热闹的。一年四季,各种应时水果、蔬菜随着季节流转轮番上场。一排排水灵灵的黄瓜、红青辣椒、一捆捆大白菜、芹菜、绿绿的香菜、小葱、西红柿等说也说不完。卖菜、卖水果要么摆地摊,要么在车上卖,还有临时搭个棚卖的,再好一点的就是在店铺内了。
摆地摊的一般是卖自家产的蔬菜类的农民,她们用一辆三轮车拉着来到市场,找一个合适位置,把大白菜卸下来,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麻利地把大白菜一个一个码好。大白菜个头白白胖胖的,结实,看得惹人爱。看到的人都会在她面前驻足停留最后喜滋滋提着大白菜回去。旁边一个大爷,他在一边支起一个摊位,手脚麻利地把自己活蹦乱跳的鱼摆出来。不一会儿,其他摊主也陆陆续续把自己要卖的货摆了出来。
卖水果的小贩也有摆地摊的也有自己搭棚的,但也有摆店口的。看这家摆水果店的老板很早就开了店门,门一扇一扇被卸下来,靠墙摞在一个角落里。老板娘是个年轻的女子,别看她年轻,做起生意可内行,只要来问价的都会被她留住,最后买些水果回家。我的母亲也是卖水果的,水果生意不好也不坏,摆了40多年的水果,母亲70多岁了,我常劝她不要卖了,可她还是坚持要卖,说自己哪天走不动了就不卖了,也就不再为大家提供服务了。
食在人间,笑在人间。
小摊对面上去几步就是一家早餐店。这家早餐店也开了好几年,老板娘也是个年轻女子,做事利索。她店内的早餐也很丰富,除了米粥,还有蛋饼、油条、炒米粉、炒面条、豆浆、咸鸭蛋等。来这吃早餐的人除了学生,还有当地人。大多时间的早餐我除了吃面包,有时也会去这家早餐店吃碗粥。记得一个寒冷冬天的早晨,我觉得自己很久没光顾早餐店了,便来到店前。打开玻璃门走进屋,热气扑面顿觉暖气袭人。老板娘在店内左边灶前忙前忙后,两个大蒸锅冒着缕缕热气。右边整齐摆着几张桌,有吃粥搭油条豆浆的,有吃面条的。左边柜台上放着两个粥桶。我掀开桶盖,热气腾腾,粥香扑鼻。一桶大米粥,雪白雪白的,我点了一碗粥,一个咸鸭蛋,一根油条。在这冷天气里喝粥是最过瘾最舒服的了。其实最吊胃口的要数这里的豆腐花了,感觉是人世间最朴素的美味。小时候常吃外公做的豆腐花,白嫩软滑,加上糖,那滋味常常让我回味无穷,至今难忘。今天我品尝着这许久没吃的童年滋味,为能在菜市场里的无名小吃店内重逢而兴奋。
街上的店铺还有很多,他们各自经营着各自的生活,各自品尝着各自的酸甜苦辣。这里的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简单而快乐着,这才是真实而幸福的生活。
早市很热闹,我就喜欢逛菜市场,无论买菜否我都要去逛逛,走走转转、听听菜市场的声音。哪怕是闲逛,我也要去逛逛,转一圈,看一看菜市场是否有新鲜的货进来;听一听操着本地话或是闽南话讨价还价的;闻一闻香味是从哪一家店口飘出的。在菜市场里转一转,挤一挤,去熟悉的档口,挑三拣四讨价还价,简直是快乐赛神仙。市场里能遇到一些人和事,让人感悟,让人会从心里感恩知足,对生活充满热爱。
我破天荒地爱上菜市场,觉得家乡的菜市场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菜市场不是风花雪月的地方,它是充满人间烟火,最接地气、最有生活本味、最抚凡人心的地方。无论我心情好与不好,只要菜市场走一走,所有烦恼瞬间跑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