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手记 宽容、悲悯的胸怀
吴合众
2012年在回答《三联读书周刊》的访谈中,齐邦媛说:“我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倚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这么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我还盼望年轻人能培养一个宽容、悲悯的胸怀。”今时今地,读来依旧振聋发聩,依旧遥不可及。本月读书四种。
吴宓日记第1册:1910—191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月第1版,2022年10月第3次印刷。
吴宓日记1版1刷坊间已一书难求,洛阳纸贵。当时看到出了3刷,赶紧预定了一套。本束之高阁即可,但有学者言知人论世,这知人就不免要尽量多涉猎其人著作,而不是只找冷门史料。当头棒喝,凡过手书,又开始傻读。吴宓从1906年开始记日记,彼时不过十二三岁。留存下来的日记从1910年开始,其间缺1914年下半年,1915年复缺一月有余。这五年间,吴宓考入清华,做留美预备。却遭逢辛亥革命、一战,时代的狂潮波及个人,在日记中就可以看到他躲避战火,从清华而入上海圣约翰(其在圣约翰对办学理念多有怨言,关注教会大学者可关注这一节),最后又复归清华的求学历程;亦可见其营救嗣父吴建常,奔走于京城各处,为这因旗人安置等事,被袁世凯褫职的凉州副都统奔波呼号的惨状。这都是吴宓人生伊始的最关节处,少年老成显露无疑。而在穷乏之中,尤为朋辈奔波,日记中有:“今岁用款稍多,实处不得已之境。计助尧臣约二百元,碧柳、君毅等,合约百元。则余自用,仍不过二百元”等记录。此中芥蒂,都做修养功夫看。联系晚年吴宓境遇,也可做人生一伏笔看。
林徽因集·诗歌散文,林徽因著,梁从诫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8月第1版,2022年11月第2次印刷。
装帧设计非常漂亮的一套书,大量图片资料印制精密,倒是符合林徽因的审美品位。文集分四卷,增收了近年发现的文学、建筑、美术方面的文字作品,一些书信也增收进去,生平照片、书信手稿也有所增益。算是编得十分用心的一套书。虽然林徽因很多时候,给人的印象是以诗人名世,但诗歌作品其实并不是很多,散文一辑更仅收录12篇,基本上在阅读历程中,都陆续读过。收录的虽然不是全貌,但也足以窥见全豹。文字的唯美特点,识见的卓然不凡,字里行间的超脱,都让人再一次印象深刻。编者说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白话文学发展道路上,林徽因留下了明晰、轻盈的足迹。算是知人之论。
梁,梁思成著,林洙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2018年1月第8次印刷。
也是装帧设计非常漂亮的一本书,既契合著者建筑师的身份,也足见编者对著者的爱意。全书“余音绕梁”部分收录梁思成从1906年至1960年代家庭影像资料;“惊起梁尘”收录梁思成一生对于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著作文章,其中全文收录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即“梁陈方案”,存史的目的也是明确。在这些全书最为详细的文字部分,可以看见梁思成、林徽因二人合著的许多古建筑考察笔记,充满着灵性和幽默感,文字的精准也让人过目难忘;“画梁雕栋”收录梁思成1924年在美国比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史课的部分作业;最后一部分“梁林相敬”,则收录梁思成和林洙之间的部分通信。世人都熟稔梁思成、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对梁思成和林洙的爱情故事则知之不多,收录的部分书信可作一斑窥。
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陈瑞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2版,2018年7月第13次印刷。
作为一本法学随笔集子,作者主要思考中国司法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所在,也解读一些法学经典格言,阐释普及一些法学常识。其中诸如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既听取隆著者也听取卑微者;无救济则无权利;不能证明的事实就等于是不存在的等等格言,对当下经常出现滔滔民意掩盖程序正义的声浪,不能不说显得不过时,又显得充满无奈。当年看电影《后天》,避难的一群人躲进图书馆,欲燃烧典籍御寒,镜头中,主角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伫立,最后选择第一批取暖的燃料就是法律书籍。事实上,从道义匡扶、人性探索上,法学著作也自有其独立价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