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打鸣
陈又陈
清晨,很早就听到小区内的树林中响起了一群鸟鸣,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好像在争论什么,又好似“百鸟朝凤”大合唱。每当此时,我就会想到早年农村的公鸡打鸣。鸡鸣曾经是报告新天的晨钟,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已是很久没听到公鸡打鸣了,真有点想念。现在看到不少小区内有养狗、养猫的,却从没看到有养鸡的。鸡大多集中在大中型的养鸡场了,农村中家鸡也很少了。“少见多怪”,现如今生活在城镇与城市的孩子们习惯于网络与电子玩乐,一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就十分惊奇。
“一唱雄鸡天下白”。早时,在农村每当清晨四五点钟时就会听到接二连三的公鸡打鸣,到处都有,气势恢宏。因为那时的农村没有其他更多的烦杂声音,公鸡也比较纯朴与真挚。当第一头公鸡鸣叫时,就会一一响应,接二连三,有近有远,有高有低,渐渐连成一片。天天如此,从不偷懒。那宏亮、清脆的鸡鸣正伴着清新的黎明、袅袅的炊烟与野味的村香而声声响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那时的农村大多人没有时钟与手表,公鸡打鸣就是天然的“报时器”,人们一听鸡叫了就会起来做事,已成生活习惯。雾气升腾,霞光万道,正是美好新天的开始。后来我下乡到农村工作时,也曾经常听到公鸡打鸣。每当鸡鸣,我就会起床,然后到外面走走。
那时从鸡鸣的声音中还可判断出这只鸡所处的位置与环境。若在鸡笼外就会叫得更响亮,更雄壮,因为没有阻拦而可高举头,伸长脖,叫得特别高亢;如果叫得声音较低又短,大概率就是这鸡是被关在不太高的鸡笼内,受到条件限制。
早时有关鸡鸣的故事也不少,最普遍的就是读小学时读过“半夜鸡叫”一课,是高玉宝写地主“周剥皮”为了长工们早起干活,就在半夜里到鸡窝边学鸡叫。所以就会有“鸡都叫了,还不起来干活”的理由。
“一声鸡鸣三种命”曾经是早时听过的民间传说:说是有一个算命先生,与一个县官、一个和尚同坐在一只手划的小蓬船内,大家闲着无聊,有人便请算命先生给大家算算命。真是无巧不成书,县官、和尚与这个船夫报上来的出生时辰竟同是早上卯时。有人就问算命先生,为什么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会有三种不同的命运呢?算命先生说:你们三人都是鸡鸣时出生,可这短短的一声鸡呜,就有不同的含义,当雄鸡开始叫鸣时是相当辛苦,要费很大力气才举起高昂的头,从低到高,一下一上,要用大力气才能鸣叫,船夫就是此时出生的。当雄鸡用洪亮的高音叫出声时,那么雄壮,高昂,有气魄,威风凛凛,县官就是此时出生的。当雄鸡叫过后,慢慢低落,那么悲哀、低沉与慈祥,和尚就是此时出生的。说得大家哈哈笑。这显然只是一个笑话,说明一声鸡鸣也有好文章。
“鸡鸣狗叫”曾经是过去大多乡村的生活见闻常态,现在“狗叫”还在,且大多进城了,“鸡鸣”却很少了,倒是在手机微信中看到有关鸡鸣的视频,也真好笑。说世界各地的公鸡打鸣各不相同,中国的鸡鸣最宏亮与清脆,日本的鸡鸣如女孩子在讥笑,美国的鸡鸣如老人在说叫,俄国的鸡鸣如防空警报,印度的鸡鸣如悲声哀号,土耳其的鸡鸣沙哑叫到窒息摔倒……如确真如此,也颇有情趣。中国的公鸡叫得最好听是正确的,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呀?
公鸡报晓,诚实守信;一声鸡鸣,催人奋进。难忘那逝去了的“鸡鸣”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