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文化  -> 正文文化

书画名家共赴“诗画苍南”之旅 讲述他们眼中的苍南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记者 林婵婵 林明明

  郭正英、郑山麓、陆天宁、李耀林、李伟、周刚、张建豹、李学伟、阚爱萍、周建朋……10月18日-23日,苍南名家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书画名家,深入碗窑、碇步头、矾山矿区、福德湾、霞关老街、窑洞村、大渔和公婆石等地,共赴一场“诗画苍南”之旅。他们探访苍南自然风光和生态之美,感受人文环境和地域文化,了解社会变革和发展成果,在采风中获得触动和灵感,在笔会中进行交流和创作,本着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的文艺方针挥毫泼墨,诉诸笔端,为建党100周年放歌,为苍南建县40周年献礼,为苍南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郭正英(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名誉会长、原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第一次来到苍南,这是个充满灵韵的地方,许多场景都能感受到当地劳动人民勤奋朴实的品质与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让我十分动容。比如碗窑村庄内现存的古龙窑,有着悠久的历史,当时的苍南先辈们在深山中建造出一个规模如此庞大的建筑满足生产,是当地文明的一种直观体现,能清楚地感受到它呈现出的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和民族智慧。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之美。”只有在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之中,人文环境之中,我们才能够贴近生活,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些作品。苍南有好山好水,恢弘庞大的景色给艺术家很多启示。我希望通过艺术技巧把客观上的美进行集中体现,把最美最本质的东西展示在画面上,让观赏者一目了然地体会到苍南的美丽。在苍南的这几日,我从许多景色中迸发了灵感,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祝愿苍南越来越好。

  郑山麓(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全国政协书画室特约画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苍南,首先给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矾山矾矿。以前不论是绘画还是生活,我们对矾矿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得知苍南为了保护环境,停掉了矾矿开采,并由工业到文旅发展快速转换,我有很大的触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在苍南海边的乡镇,我也发现当地政府在文旅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例如霞关老街就很有味道。相信进一步完善改造后,年轻人便慢慢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自信,回归家乡,那么这个地方就会更加活跃,更加有人气。也希望苍南在未来古道古街古民居的修缮改造过程中,继续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保持它们原汁原味的外貌特色,吸引更多艺术家为其创作,带动文旅发展。

  陆天宁(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首都博物馆画院副院长):苍南不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还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悠久文化历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霞关,不管是白天海风中的景致还是夜晚灯光下的街道,都能在它的建筑里捕捉到一种气息,那是中外文化的碰撞,世界文化的聚集。真是一景胜一景,我的心里激情澎湃,作为画家就是希望抓住这种感觉,被感动、被激发,笔墨便跟着舞蹈起来。

这次来刚好赶上苍南建县40周年,是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节点。在这种氛围中,我们关注到的不仅仅是大山大海,还有处于当下的时代印象。看到新时代新成就,人民生活富裕富足,我们触景生情,把感受由笔端流淌出来,画下的都是对苍南发展变化的歌颂,我想将这些作品留给苍南人民,也希望将这些成果带到全国,带到全世界。

  李耀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古民居建筑特点突出,大多数建筑都是以粉墙、砖石和木架作为结构。而我在苍南关注最多的就是这里保留完善的古老建筑,因为这里的老民居大多都是以传统的木架结构作为基础,保留着中国古民居的特点和亮点。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古典和原生态的老民居都被拆除了,保留完整的古民居越来越少。但实际上古民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高峰之一,是生活实用性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而我在苍南,就发现了许多这样的民居。因此,我希望借助这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把苍南民居美好的形象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典型代表画出来,创作成艺术品并保留下来,留给以后的人们。

  李伟(中国画学会理事、甘肃画院原院长):苍南的景色很有南方城市的韵味,里面饱含着一种灵秀的气息。我平时待在西北地区比较多,相比较两地的景观有着非常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带来了独特奇妙的吸引力和作画的冲动,因此我对这个地方有着很高的期待。

我对苍南最深刻的印象,在于这里的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自然景观都非常好入画,很多美丽的景致和人文环境都在吸引着我情不自禁地创作,这种氛围我认为非常难得。因此,我希望自己能用画笔来将这样的美景展现给更多人看,也通过画画的方式抒发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喜爱。

  周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我曾经多次来到苍南,算上这次应该是第七次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参加在这举办的“美丽中国话说苍南”的活动,在那之后便爱上了这个地方。对于苍南,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厚重”一词,无论苍南的风景、建筑还是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描绘对象,都给我一种非常厚重的感觉,这种风格与我的画风非常相似,我在绘画过程中所追求的就是这种厚重。

于我而言,来苍南就意味着可能又能画出几幅好画来,因此即便此次行程匆忙,我还是赶来了。我还曾专门写过一篇与苍南有关的文章,在这我能找到海阔天空的感觉,而与苍南人的交往中也能清楚地感知到他们那种大海般的胸怀,因此我也在苍南认识了许多朋友,还一同相约出去写生。苍南真的是一个好地方!我对苍南的建筑、人文和苍南人都有着浓厚的情感,这种厚重感为我这次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张建豹(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苍南位于“浙江最南端”,没来之前联想到我家乡的一些小城市,“偏远落后”这样的固有思维就先入为主了。来到这里以后眼前一亮,不论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建设,我都对苍南的印象大为改观、完全颠覆。在这几天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苍南40年来的历史变迁,看到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代表了整个江南的特色与变化。

在苍南我们参观游览了碗窑古民居、渔岙小山村还有马站、霞关等地,深入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民风,为我们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不虚此行。我将会把自己所见所闻带回去,进行二次加工创作,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出来。希望这些创作为苍南做些小小的贡献,也希望苍南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李学伟(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书画鉴定专家、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我们艺术家基层采风是常态,这次到苍南县各个角落,以笔墨描绘山河,记录百姓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创作的源泉。苍南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海边的渔船渔港,矾山的矾矿旧址,碗窑、渔岙古老的民居,有很多是北方看不到的,都是我们挥笔着墨的好主体。

这几天走下来,我们普遍反映非常好,可以看出苍南特别注重文化,但是文化事业的发展是长久的工程,需要一个持续的宣传过程,要开展各式各样丰富的文化活动来带动、激发老百姓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文化事业中,才能走得长远。

  阚爱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国水墨画院画家):苍南民风朴实,很多古民居、古街道还是保留着原始的味道,完整地留存下来,呈现在我们面前,有着巨大的冲击力,也是对民族传统的一种传承,我感到很欣慰。我们也将把苍南美好的景观留存在画面中,让它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感受苍南、了解苍南,同时也助力苍南文旅发展。

苍南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城市,需要更多人亲身经历,体会苍南的美,苍南人民的朴实。我相信苍南将来会成为一个传统、人文、景观各方面相结合的美丽城市。也希望苍南可以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为苍南发声,把苍南的好山好水好风景带给更多的人。

  周建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大理大学滇西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我喜欢苍南专属南方县城的细腻,更喜欢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平时,我喜欢画那种大山大水、气势恢弘的场景。但是来到苍南以后,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里,仔细观察许多生活的场景都能从中发现艺术气息,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众多灵感。

  初到碗窑古村落就觉得这个村庄很有意思,这里的民居依山而建,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具有很强的错落感。鹅卵石的街道,周边古朴的建筑和远处郁郁葱葱的绿植,这样的组合非常有感觉。这里的古建筑保留得很完善,特别是处于中央的古戏台具有地方特色,能清晰地感觉到这里以前就是村民们集体活动的区域,并让人联想到那时候的热闹场景。仔细看屋檐、瓦顶还留有许多图案雕塑,非常精致且没有翻修过的痕迹,保留了典雅古朴的韵味。从远景角度观望,又能发现新的视觉效果,这种变化对我而言又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苍南,这是个神奇的地方,每多了解这里一分,就会发现一种新的变化。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