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博“亲历”开国大典
李雨青摄
李雨青摄
《开国大典》《北平解放》《狼牙山五壮士》等经典画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红灯笼……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现场,一系列经典作品和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战的革命历程,带你重温70年前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时刻。
画中的英雄值得敬仰
“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是国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举办的展览。“这次展览从国家博物馆馆藏中精心挑选了部分优秀油画、国画和雕塑作品,力图全景式地向观众展示中国革命从星火燎原到开国大典的艰难曲折和苦难辉煌,引导观众缅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
在国博中央一号大厅两侧墙上,按照时间顺序悬挂着13幅绘画作品,从《井冈山会师》到《转战陕北》,从《北平解放》到《百万雄师下江南》……反映了革命史上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
叶浅予创作的《北平解放》是为数不多的国画作品之一。画面中洋溢着鲜艳的红色,漫天祥云飞舞,城楼和街道上满是欢乐的人群,传神地表现出喜庆热烈的气氛和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悦。
西大厅展出15幅画作和41件雕塑作品。王朝闻的“刘胡兰”、司徒杰的“白求恩全身像”、许章衡的“红军和彝族兄弟”、潘鹤的“翻身农民”……“这些都是美术史上经典的作品。”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说,“老一辈艺术家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这些雕塑,对人物的刻画生动真实、富有感情。今天我们看这些作品,依然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来自深圳的中学生小张在中央大厅仔细欣赏一幅幅画作。“《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之前在课本上看过,今天能近距离欣赏原作,非常难得。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早期革命的艰苦,画中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崇拜敬仰。今天我们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奋斗和付出。”
第一面国旗凝聚着感情
中央大厅正面的巨幅屏幕上,播放着1949年开国大典的视频,屏幕两旁挂着当时天安门城楼上的红灯笼,展厅里陈列着开国大典上使用的礼炮、毛泽东主席使用的话筒、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首版国歌唱片等,仿佛再现了当时的盛景。
长4.6米、高3.38米的五星红旗,平铺在大厅中央的展柜里,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这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亲自按下电动按钮升起的五星红旗。它是当年由工艺精湛的技术人员精心缝制出来的,一针一线饱含着制作者的感情。”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说。
策展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面五星红旗的故事:1949年9月29日上午,国营永茂实业公司接到指示,要为开国典礼赶制一面五星红旗。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达不到印制大幅面国旗的要求,只能采用手工缝制。制作五星红旗的红绸、黄缎来自前门大栅栏的瑞蚨祥,再交由西单“新华缝纫社”缝制,于10月1日凌晨完工。1951年7月,这面国旗由北京市政府拨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和保存。
开国大典红灯笼首次公开展出
国家博物馆英模陈列馆丛诗音介绍,展览中的天安门城楼红灯笼、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各部门印章(除教育部印章以外)和一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馆印章,均为首次展出。“从1949年开国大典起,每逢节日和大型庆典,天安门上就会悬挂4对巨型灯笼。1994年国庆前,这种木骨架灯笼才光荣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钢结构折叠式新型灯笼。”
丛诗音说,开国大典所用的108门礼炮(使用54门,备用54门),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2门,均藏于国博,也在此次展览上呈现。
展品中还有最早的中央人民政府木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以及1949年10月1日前后的报刊等。这些文物、文献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进程。
展览开幕当天就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父母带着孩子,还有外国观众。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站在国徽旁庄严敬礼、拍照留念。
刘万鸣说,此次展览为期3个月,将持续到国庆之后,相信将引领广大观众重温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征程,感受作为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本报记者 邹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