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文化教育  -> 正文文化教育

“木活字”在传承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30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依含/文  士明/摄

  近日前的非遗巡回展示中,记者了解到,原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仍在普通百姓家里使用。在民间,几乎每个家族都有修家谱的传统,而人们习惯上还是沿用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家谱内容。这种专业编辑“欧苏”谱牒,字体美观,笔力秀雅,深受修谱宗族喜爱。要在如此小的方块上,写上工整的楷体,而且还是要反转来写。这样的技艺引起现场的群众啧啧称奇。为此,记者来到了灵溪镇状元内五亩村一“活字印刷作坊”探访。

  作坊的主人李先笔,省级非遗传承人。1952年6月出生,1967年跟随父亲学艺修谱木刻活字印刷工艺,以遵欧苏法式体例为主,祖传纂修姓氏谱牒,迄今有四十多年的修谱历史经验,1972年自己成立谱馆。

  苍南木活字印刷是中国传统活字印刷的传承与发展,主要用于当地民间族谱印刷。苍南民间一直有以木活字印刷族谱的习俗,代代相传,现仍可追溯最早的传承世系年代为清道光年间。印刷工序复杂而规范,包括刻字、排版、印刷、装订等过程和取材、制字模、写字(反手字)、刻字、理稿、检字、排版、校对、切纸、刷印、晾干、排序整理、打孔、搓纸订(装订线)、装订、封面等10余道工序。刻字一般选用橖梨木,先以毛笔书以反手字后进行雕刻,字体一般为老宋体,分大兼、小兼两类,大兼相当于现代的一号铅体字,小兼相当于现代的三号铅体字,按偏旁、部首或帝后、生卒、天干地支、十二时辰的顺序将木字存放在字屉里,每屉装46X46字,常用木刻活字有16屉、两万多字,多的有三万多字。版式分为序版和甲版两种,每版由中介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印成装订后成为前后两个页面,印刷版式称“图甲相连”式,即大小字体共用式,印刷时,先按祖传歌诀在字屉中选择所要用的文字,依序装在印版里,一般先选大字,后选小字,即所谓的“先图后甲”,印刷时用棕刷子将发泡开的墨刷在木字上,再盖上准备好的宣纸,再用干净的棕刷轻刷纸张,将纸紧贴在字模上并显示出字迹,再揭开纸张,完成一个版面也就是两个页码的印刷。装订则用宣纸捻成纸订代线装订,再加上封面。整个印刷过程技术含量高,独具浓郁的传统印刷特色。这种技艺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活化石。

  苍南县位于浙南沿海,浙闽交界处,明清时期各地移民定居之地,众多的移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苍南全县共有一百多个姓氏,其中人口在总数在一千人以上的姓氏有92姓,地域文化具中国传统的家国文化特征,寻宗溯源、爱宗爱国,对宗族文化十分重视,民间重视宗谱的编修,为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原生态保存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存在提供了人文条件。

  苍南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以民间的修谱活动为依托,所印刷的内容具有较丰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内涵,具有鲜明的文化性。随着现代印刷业和电脑技术的发展,木活字所依托的民间印谱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改用电脑制版印刷,能刻字并懂得活字印刷的人仅有五六人,木活字印刷技术保留着中国古代活字印刷的传统工艺,是一项珍贵的、濒危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