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天下苍南人  -> 正文天下苍南人

他倒在了调解岗位上——追记义务调解员董文他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董文他在调解中

  记者 朱笑颖 缪依含

  一条生命消失了,老董在倒下的最后一瞬间,双眼还紧紧盯着调解协议书。10月20日,老董出殡。得知他离世的消息后,望里派出所的民警、六板桥村的村民都自发前来看他最后一眼,挥泪送别。

  有过这样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直到现在,望里派出所的民警还是不能接受这么一个事实:老董已经永远离开了大家。工作一忙起来,民警就会习惯性地找他,“这件事找老董”、“这起医疗纠纷老董会比较清楚,得问问他”、“老董今天怎么没来”……

  老董真名叫董文他,同事喜欢称呼他老董,这样显得亲切。老董1962年出生,钱库镇六板桥村人,1993年起连任六板桥村村主任15年,2008年退居二线,多次被选为钱库镇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在十几年的村工作中,老董累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调解“内功”深厚,声名在外。今年1月,被望里派出所聘任为义务调解员后,他累积处理纠纷案件179起。

  老董永远离开了

  老董很忙,忙到临走那天都没顾上吃中饭。14日中午,因为被调解其他案件耽搁了时间,老董决定不吃中饭了,跟六板桥村村主任董希侵、村里老人协会会长董希恳先去龙港把一起民房火灾纠纷案给调解了。这起纠纷案之前他已经调解过好几次,当事双方已有和解的意向,那天下午只要再努力一下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了。

  调解从当天下午2点多一直谈到了4点钟,在他的耐心劝和之下,双方达成和解意向。可就在双方要签订协议书时,老董觉得人很难受,闷闷的、呼吸不太顺畅。“我有点头晕。”话音刚落,他的脑袋就磕到桌上,晕了过去。“我看着他才发现他脸色白的吓人,说完话就晕了。我们被吓了一跳,赶紧把他送到医院里。”那天在路上,董希恳觉得到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的那段路好漫长,“当时我想车怎么开那么慢,路怎么那么堵,一个劲儿催开快点再快点。其实车开得挺快的,20分钟就到医院了。”可那一刻,董希恳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CT结果显示,脑溢血。14日下午5点多,丧失意识的老董被送往温州附一医抢救,亲人、朋友、同事都在默默祈祷他能挺过来。“14号晚上医生说我爸脑死亡了,我们都没法接受这一结果,求医生再尽尽力,我爸怎么能说走就走了,一句话都没留下呢。”女儿董玉桂没法接受父亲匆匆离去的事实。可惜,医生的努力没能留住他匆匆离去的脚步,15日下午1点多,老董疲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3岁。

  值得信任的调解员

  “老董工作很拼很敬业,有他在,我们很放心。”老董离世的消息传回望里派出所,全所上下忍不住眼圈发红。在同时眼里,老董是他们的定心丸。

  “没问题,所长,这个案件我来,你放心。”

  “所长,没关系,身体没事,我能吃得消。”

  “所长,这个案子我调解好了。”

  ……

  几天来,所长张起乐的耳旁时不时会响起老董铿锵有力的声音。每次遇上棘手的纠纷案件,他习惯性地想找老董这颗“定心丸”。今年1月份,望里派出所决定从退休村官里聘请两位调解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很多人向张起乐推荐了老董。

  在张起乐的邀请下,时隔五年后,老董来到派出所干起了调解员的工作。“老董责任心很强,办事能力强,每次来办公室找我都是谈工作,不谈个人问题,把工作交给他,我很放心。”张起乐告诉记者,作为义务调解员,每月只有几百元补贴,可老董从来不计较得失,工作认真负责。有时候碰到大纠纷,半夜一个电话,他总会毫无怨言地骑着电瓶车出现,心平气和地通宵调解纠纷,第二天也不申请补休,照常上班。有时碰到一个案件迟迟调解不掉,他就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直到纠纷彻底化解才安心。

  “老董每次都笑眯眯的,讲话又很在理,我愿意听,也很服气。”在所有被他调解过的当事人或家属眼中,老董总是微笑着,耐心听别人倾述,分析起道理来入心、入脑,让人心服口服。下堡村村主任刘德巍还记得,9月24日,有村民感冒发烧去挂点滴,挂到一半时突然死了。当晚11点半左右,几经望里社区调解,双方依旧争执不下。凌晨一点左右,民警请来了老董。老董一来,往那一坐,跟双方一沟通,凌晨三点半纠纷就被化解了。“老董名声大,讲话不偏不倚,看到他就像看到官一样,我服他。”死者亲属刘先生说。

  老董常跟所里民警说,自己年轻时很想当一名好警察,守护一方安宁。虽然这一生他没能成为民警,但在最后短短10个月里,他以义务调解员的角色参与调解债务、土地、医疗、打架纠纷等各类案件179起,平均每两天化解一起纠纷,弥补了自己的遗憾。

  操尽百家心的村主任

  从1993年到2008年,老董在村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走进六板桥村,老董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提起这位老“村长”,村民无一不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个闲不住的热心肠。“村里不管哪家有事找他,他总能帮助解决,从不推三阻四。”他的好是一件件芝麻小事在人们心里垒成的一座丰碑。

  不吃百家饭,操尽百家心。调解邻里纠纷、应对突发事件、替群众排忧解难、维护村民权益……村里有什么大事小事,无论关乎集体还是涉及个人,永远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与其说这是老董的工作内容,倒不如说这更像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总在进行中,没有完成时。

  瓦海线联网公路是六板桥村对外交通的一条重要干道,在老董任职期间修造完成。当年,他除了没日没夜地做道路规划,还一次次与村民谈话到深夜,做通思想工作共同筹措资金。六板桥段正式开工建设后,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他又亲自参与道路施工作业,哪怕刮风下雨也从不懈怠。董希侵说,村里目前的总体布局就是老董当初规划设计的,尤其是村中两纵两横的道路,解决了出行难、经商物流难的问题,为村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沿着村路往前走,耳旁到处是纺纱机和开花机的隆隆声,一片繁荣景象。过去六板桥村采用传统的土纺土织工艺,是老董引入先进的气流纺技术,带动村子的产业升级。现在的六板桥村纺织业收入占到村收入的30%左右,平均20户就有一家庭式气流纺小企业,还引进一些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带动了运输和餐饮业,吸收闲散人员就业。

  老董为村民们办过的实事数不胜数,他从来不对别人的求助说“不”。“乐于奉献”、“不求回报”是他留给村民最为深刻的印象。村民董希社因为缺少文化,一直没给孩子办理户口。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董希社这下可犯了愁:妻子回了外地娘家,一时间无法提供亲子证明,而繁琐的办理程序令他一筹莫展。老董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一连往各部门跑了七八趟,掏路费、办手续,替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村子里不管男女老少和他都很谈得来,大家都信得过他,有什么事情也都乐意和他商量,愿意听听他的意见。”村干部董文阁说,这些天里还是会陆续听到有些村民习惯性地说要找老董帮忙,他走得太突然,多少人的心里也跟着没了着落。

  “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10月14日早上,老董的爱人陈李媛看着老董像平时一样骑着电动车走出家门,想着要去买点菜,老董今天也许会回家吃饭。下午4点多,丈夫没等到,等来的是村主任妻子的一通电话,“老董晕倒了。”在医院里,她求着医生救救自己的丈夫,“没给家里留下一句话,孩子都在外地,也没见到最后一面。”

  老董的猝然离世让她的心像被一把钝了的刀子残忍割开,悲痛从伤口中流出。原本身子就不太好的她病倒了。她说自己睡眠浅,老董半夜三更接电话,或者半夜风风火火跑出去,抑或凌晨三四点蹑手蹑脚上床睡觉,自己都会被吵醒,睡不安稳,可现在再也听不到丈夫睡觉打鼾的声音,她睡得更不安稳了,突然不习惯了。

  “他总是忙,心思都在工作上,没有这个家。没退休时老是在村里忙前忙后的,退休了我心想着他终于能闲下来在家里帮帮忙,陪陪我了吧。没两年就去派出所了,更忙了。”

  “起初我很生气,没少跟他吵过架,我只是希望他能休息一下,不要老不着家。”

  “经常我饭刚煮好,他人已经不见了。”

  “这么些年,我也算看透了,也理解他了,他就是个工作狂。我就是担心他身体,去派出所工作后他人瘦了很多,我怕他受不了。前段时间他老是说梦话。”

  陈李媛一直担心丈夫的身体,担心他吃饭没点没顿的,睡眠又不足,熬坏了身体,老董却总是说自己健康着呢。

  “我爸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心里就没有自己。”在和记者聊起父亲时,女儿董玉桂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她知道老爸血压有点高,也不按时吃药。今年3月份,父女俩难得一起吃饭,她劝父亲不要一心扑在工作上,要多注意休息,老董总是不放在心上。“今年中秋的时候,我爸难得说他以后要好好吃饭,把身体养好。”那时,董玉桂很开心,她计划着趁老爸空闲一些就带他出去走走。可现在再也没机会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