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高崎散文诗:诗人兼哲人的散文诗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6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张 炯

我是在文学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高崎的。黑陶在评论他的诗时,曾说:“我认识这位时在壮年却内蕴年轻激情的诗人。他瘦韧的身体,混合着南方和海洋的气质。背微驼,深陷又大的双目,注视你时炯炯有神。”这与我的印象完成吻合。他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专业,后却离开繁华的城市蛰居乡村十八年,专注文学的阅读和写作。黑陶说他“面对,或背向着大海与它的丘陵,无论昼夜,沉思,然后疾书。”其间他创作有2000多首诗,他的诗曾获得很高的评价。著名诗评家谢冕认为,高崎“更多地吸收了新诗潮的艺术经验。他的诗几乎全由意象的排列、重叠、架构而起。他追求含蓄深藏的效果。让你在目不暇接的语言迷宫中,让你透过那茂密的枝叶,窥见那垂挂的成熟的果实。”而沈泽宜教授则评价他的作品集为他作为“非常优秀的中国诗人”,提供了支持性文本系统。庞培则称誉他“是一名当代汉语的高音区的诗人”、是“已抒写出了《夕阳》、《宿愿》、《开始与最后》等作品的东方的杰出诗人。”我相信他们的评价应非通常的溢美之词。

及至他寄来的散文诗集《声音中的黄金》,拜读之后,毫无疑问,他的散文诗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而且它的表述也确是诗的,充满了想象、幻想、通感构成的意象,有很多的省略和跳跃,甚至不顾语法,用语生涩、艰深。作者用意在表达他自己的独特的感觉、感受、感悟或吉光片羽式的哲思,有的则像表达某种意识的流动或梦境的记忆。因而要解读这样的作品,就非一目可以了然,而需要细细去咀嚼和揣摩,去参与作者的创造,或者参与也无法参与,只能各人有各人的感受与顿悟。记得年轻时读鲁迅的《野草》,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有些篇章硬是不知所云,却又觉得美。后来有学者分析,鲁迅当年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我想,高崎也是深受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和理论的影响的。

历史上关于文学艺术向有“再现”说与“表现”说之分。前者倡再现现实,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创作所遵循;后者倡自我表现,为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创作所学艺术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显现。人的生命是存在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的。因此人的存在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而是感受到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即所谓“间性”的显现。这样的理论就能够把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文艺创作现象都涵盖进去,都得到圆满的解释。尽管各种创作有的仍或偏重于再现外在世界,有的仍或偏重于表现内在的世界。应该说,高崎的散文诗就属于更多表现内在世界、表现自我艺术感觉和精神追求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十分独特,连他的语言也十分独特。在这时代我国文学创作十分多元化或多样化的格局中,他当然有权利选择这样的一种写法。他的这部散文集第一辑每章的篇幅略长,第二辑则多为短章。后者更近短诗或箴言、格言,有的只有一句话。不过,哪怕是一句话,也凝注他的心血,不是随随便便,而是他自己捕捉住的某种感沉或感悟、感想,字斟句酌地写出来的。其中,包含他对于生活的某种新的发现、新的遐想。所以,我们读这样的散文诗集,虽不能很快都领悟作者所说的一切,却感受到他的内在精神的丰富和多彩。

俗话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高崎的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曾于乡间生活近20年的写作者的孤独和寂寞,还感受到他的生命力的活跃和思维与激情的燃烧。乡居使作者的视野并不狭窄,相反,作为一个寂寞而孤独的沉思者,他目光如炬,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他住在山海之间的小屋,却思绪万千,能叩问人生和宇宙间的一切,叩问昼与夜,叩问春夏与秋冬,能“把山熔化在一公升的酒中,干杯”!能企望“给我一只海螺,我要恢复庄严的领袖般的声音;恢复从两块钢蓝似的平面轧动出来的雷鸣”;他叩问“天堂”与“墓地”,感到“海的森林”和“银的大自然”;他与月亮、星星和风对话,与一切人对话,与“巨人”握手;他甚至与诗歌、与“灵魂的眼睛”、与“原野”、“蔚蓝”、“怪圈”和“哲学”对话,乃至“与死亡对视”,乃至“敲响心灵而倾听”……总之,他给读者提供的是一个自由的沉思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以他那独特的精致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他的散文诗在我国诗歌的百花园中,应该是属于诗人兼哲人的散文诗。

高崎是怀有自己文学创作见解和追求的“东方杰出的诗人”。他爱的是文学,可以看出他又是唯美者。有人说他像普鲁斯特或阿莱桑德雷,我觉得他像什么外国作家并不重要。他肯定是受过外国作家的影响的。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中国的现代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至少属于自己民族的生活和灵魂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愈呈现应有的灿烂的亮色,引起了我们评论界的瞩目与推重。

(张炯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副主席、第七届名誉副主席,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