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全球开放的实验室——记浙大博士生导师朱善安
朱善安近照
记者 方耀星
天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规模宏大、气派非凡的浙江大学新校区里处处荡漾着欢歌笑语,飞扬着“天之骄子”们风发的意气和青春的激情。当听说家乡来客到访,浙大电气工程学院博导朱善安早早驱车在校门口迎候,并兴趣盎然地当起导游,带我们绕着新校区参观了一遍。早在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他就以温州市理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一直在浙大攻读和留任讲师。1998年结束长达8年的英国、美国、新加坡等著名学府深造和研究生涯后,他毅然回国,先后担任浙大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浙大继续 教育学院院长、浙大继续教育管理处处长等职。“浙大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与它已结下不解之缘。”一落座,朱善安便动情地如是说。
“网络实验室”的主持人
在浙江大学,有这样一个24小时运行的工科电类“网络实验室”(Netlab):世界上任何一台电脑,只要下载并安装了客户终端软件,就能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这里的实验设备,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并即时获得实验结果,不受任何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ean Gilbert教授到浙大参观这项实验时曾说:“网络实验是麻省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但浙大在这方面比我们做得好。”而“网络实验室”的主持正是浙江大学教授朱善安。
秦皇岛姑娘杨晓卓,2002年计算机专业大专毕业后在当地电力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内容有关工程技术,非常想进修与工程有关的课程。但由于无法到学校做实验,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没有相关专业的远程教育,直到浙江大学的这个网络实验室开发成功。她在家中的电脑上登陆了浙大“网络实验室”终端,根据课程进度,顺利地完成了“吹摆”实验。由于网络实验室的建成,从2006年春季起,浙江大学开始了远程工程领域的学历教育,目前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人数已经突破2000人。其中1500人以上已在全国各地通过网络实验室完成了实验课程。
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朱善安深感快慰,他说这些实验设备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发的。
“本科阶段与国际前沿科研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培养工科类专业人才的方法之一,大三、大四学生中已有近百人通过网络实验完成了毕业设计。”朱善安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浙大的这个实验室综合了几十个实验项目,是全球最完备的虚拟实验室。同时,这个实验室引起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关注,从2006年夏天开始,先后有两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网络实验室到浙大学习交流。2006年11月,朱善安教授还受邀到麻省理工学院针对网络实验室做了专题讲座。据介绍在美国,教育机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开发类似实验室,但迄今为止只做了几个孤立的实验,未能系统地完成专业教育的系列实验设计。
朱善安介绍,在国内,教育部主导的虚拟实验室项目也正在推进。这个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具体负责,申请经费达到3500万元,浙江大学的这个实验室项目作为子项目,也列入其中。这个建设中的项目,将拥有最大的自由度,基本装备也比浙江大学现有这个实验室要精良。如果说现在囿于硬件条件的制约,有些实验无法做到24小时全天候开放,只能预约排队进行。这个项目建成后,可以完成达到设想中的“想做就做”。而在国外,麻省理工学院已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金,以建立全球性的虚拟实验室系统。如果在这个项目成功,浙大这个网络实验室将作为中国的中心节点。
“这是个在全球范围内开放的实验室,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到我们实验室做实验”。朱善安教授如是开心的说。
“继续教育”的大当家
“浙江大学历来重视继续教育事业,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办学三大功能之一。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全校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归口管理部门和重要办学机构。”在浙大继续教育管理处处长办公室里,作为“继续教育”的一把手,朱善安熟门熟道地介绍起浙大的继续教育办学情况。
浙江大学是我国首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四所高校之一,也是卫生部确定的全国远程医学教育首批示范试点单位。自1998年开始招生以来,建立了基于卫星网、互联网、数字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天地合一、多网集成的分布式远程教育综合运行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培养出了我国最早的远程教育本科毕业生。依托浙江大学学科优势和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的的129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形成了以高起本、专升本为主的理、工、医、文、管、法、农等多学科的网上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在读学历教育学生3万余人。
朱善安说,培养跨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就必须从继续教育抓起。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培训教育是一种开发、一种投入和终身培训观念,发挥继续教育贴近实践,贴近经济的优势,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当听说目前苍南已有浙大继续教育培训网点时,朱善安显得特别高兴。他说,继续教育事关苍南的经济社会崛起跨越发展大战略,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瞄准我们的战略目标,踏实地着眼于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当务之急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面对世界经济的新形势,苍南一定要加大科技兴国战略落实力度,以科技为动力,使继续教育更好地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发挥重大作用。
朱善安很忙,除了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继续教育管理事务外,他还带着30多个的研究生,并坚持浙大电气工程学院的教学任务。但他始终关心着家乡建设,曾多次回乡为发展我县机械仪表和电器自动化等产业出谋划策,悉心指导,助推创新。他动情的告诉记者,父亲是矾山第一个大学生,一直淳淳教育兄弟姐妹学业有成后,一定要回报家乡、回报社会。自己虽然出生在温州,但1970年开始,在原马站区岱岭公社干了二年的插队工作,种了两年的田地,后来又在南宋公社农机厂干了三年的活,苍南既是祖籍地,又是他工作生活过的故乡,对苍南一直有着不能割舍的情结。这也是促使朱善安一直心系故乡,支持苍南建设发展的精神鞭策和力量源泉。在对苍南建立浙大博士后基地,取得辉煌成就表示欣慰的同时,朱善安告诉记者,他将利用拥有上千家上规模大型企业的浙商创业俱乐部等平台,积极牵线搭桥,让苍南更多的企业扩展交流合作和科技创新空间,培养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为推进苍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尽一份“在外苍南人”的应尽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