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永慧
行走在2014年的苍南,你会看到,碧波荡漾的浦江水面上,零星划过的几只船桨;“重金”加固堤坝后的大埔山溪里,陆续前来游泳的几个孩童;还有那集中整治过的九堡溪边,一位戴着毡帽的老人正在绿荫下垂钓……
面对一派人水相亲的和谐场景,谁会想到,那一条条周边村民堪称“水上乐园”的溪流,曾经竟是河面杂草与水竹丛生,河岸乱石和垃圾遍布,一度少有人至的“荒芜溪滩”、“天然垃圾场”?
我县山区溪涧纵横,平原江河密布,全县范围内有省、市、县、乡镇河道1970条,河道总长度2327km,河流水域面积29.5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久治不愈、已成顽疾的垃圾河不在少数,“臭名昭著”的黑臭河数量居高不下,整体水质令人堪忧。但是,面对河道脏乱、水质恶化之痛,我县非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走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逐步还江南水乡以清流碧波。
记者从县水利局了解到,我县今年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多措并举,完善机制,在六月中旬,就已全面完成垃圾河整治,下一步将集中力量开展黑臭河整治工作。现在河道情况已大有改观,可以游泳的河段逐渐增多,目前每个中心镇已申报一条可游泳河段。在不久的将来,广大群众一定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即可游泳的期望。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同时,防洪排涝也要紧随其上。因我县地处沿海的台风多发区,“台登区”成了特有的地理标签,“大水围城”的局面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我县今年将逐步完成朱家站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以及鳌江标准堤龙港段除险加固工程和舥艚直塘工程等,全面提高河流、堤塘等排涝标准。
这就是“五水共治”的苍南版本!
“‘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方面全方位提出的治理生态环境、倒逼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既是省里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县的迫切之需。”据县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家秀介绍,我县在省市作出“五水共治”部署后,即刻将“动员令”视为抓发展、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增和谐的大事,决心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重拳、最系统的方法、最强大的合力抓治水,并明确了总体思路:通过实施“治源控污、防洪排涝、蓄水净水、河网整治、水乡文化、节水社会”等六大工程,努力把水“蓄起来、连起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亲起来”,加快打造“江河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浙南水乡,为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创造水优势,着力重塑水波荡漾的秀美江南。
三个100%治污水
2014年底前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2015年底前城镇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处理率达100%;2016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应建建制村覆盖率100%。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我县到今年年底将完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底按农牧紧密结合要求配套消纳耕地,确保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零排放,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除险加固防洪水
建设国家独流入海项目横阳支江除险加固工程,两岸堤防加固35公里,防洪标准50年一遇。完成鳌江标准堤龙港段除险加固工程和舥艚直塘工程,实现沿海标准海塘全面闭合;完成沿浦海塘、朱家站水闸、舥艚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小流域整治,建成湖前水闸工程和鳌江河口大闸工程等,不断提高江南平原防洪排涝能力。
重点工程排涝水
实施江西垟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对沪山内河、萧江塘河进行治理,疏浚拓宽上、下横河,新建双龙水闸、双龙泵站和夏桥泵站。建设两座排涝站,排涝总量为61m3/s,达到防外洪50年一遇,内涝20年一遇。在江南涂新建围垦区域内规划建设城市平原水库,大幅增强蓄洪防涝能力。谋划研究江南湿地、江西垟湖工程,增加城市蓄淡能力和湖泊湿地面积。
新建水库保供水
实施一二级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工程,努力使桥墩、吴家园水库水质稳定在II类以上,确保铁场、挺南、八角潭水库水质在III类以上。加强水系源头、江河两岸、中小型水库库区等地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不断增强森林生态效能。2015年底完成云遮水库建设,2018年建设矴步水库、三条溪水库,增加水源库容3546万方。
七大工程抓节水
实施“雨水示范、屋顶收集、改造器具、一户一表、节水型载体创建、农业节水改造、工业节水改造”七大工程。力争到2017年,供水管网漏损率小于12%,污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2%,城市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90%,人均生活用水量小于180升;印染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40%以上,造纸企业综合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