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相较于钢筋铁骨的汽车,血肉之躯的行人,无疑是弱势方,二者一旦碰撞,势必造成伤亡。据公安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因闯红灯,每天有2.6人丧生。这,不仅是数字,更是生命。一方是“中国式过马路”的任性,另一方是“路怒症”的激增,让斑马线这条“生命线”沦为了“危险线”。面对积重难返的顽疾,面对根深蒂固的陋习,治理工作可谓任重道远。但想到那原本完整的家庭,那原是鲜活的生命,我们应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先下决心,对垒“天王山”。斑马线作为体现城市文明秩序的缩影,重要性不言而喻,为重塑文明出行礼仪,我们需先下刮骨疗伤的决心。这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县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截止去年,全县机动车数量突破20万辆,非机动车数量突破32万辆。随着城镇化水平加快,人口涌入中心城镇不可避免,人与车、车与路的矛盾将愈加突出,治理工作已是刻不容缓。这也是发展所需,要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文明之美尤为重要,但试问,如无路美、人美,又谈何城市之美;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景观建设是基础,在我县自然景观并无优势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人文景观建设,用文明出行彰显城市温度,用温暖留住游人,用温情让客人再来。这还是人心所望,面对原可避免的悲剧,面对鲜血淋漓的教训,丧钟不为谁而鸣,丧钟为你我而鸣。尊重斑马线,就是尊重生命;礼让斑马线,就是敬畏礼法,这关乎生命安全,更是全体市民的共同期盼。
继以同心,智破“连环阵”。礼让斑马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乍一看千丝万缕,但经过抽丝剥茧,无非是通过协调“人”、“车”、“路”三者关系,让大家互“礼”斑马线。人要礼车,目前,部分行人文明观念淡薄,为寻捷径,肆意横穿马路;为争分秒,无视头顶红灯。一直以为,“人礼车”是“车让人”的前置条件。我们需先以刚性执法,遏制行人乱闯红灯之风,再以文明教化,培养市民出行之德。车要守礼,当前,全县主要路段、重要路口,“车让人”已渐成风气,但从全域来看,规矩仍未形成、习惯仍未养成。所有司机应明白,行人不一定是司机,但司机一定是行人,我们上一秒钟还是驾驶员,下个路口可能就是行人。只要经换位思考,就该少些冲抢,多些忍让。路要合理,一直以来,斑马线设置是累加的过程,导致当前结构不甚合理。为推进“礼让斑马线”工作,我们应根据新时代行车、行人和礼让的要求,以全域为蓝本,经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斑马线,让车开的顺心,让人走的舒心。
再用恒心,打赢“持久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破旧迎新,唯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方有水滴石穿之成效。公家带头,久久为功。目前,全县5万多名党员干部轮番开展劝导,县域13条重点路段由部门单位认领结对,礼让之风初见成效,但为避免出现返潮,需每位党员坚持不懈,哪怕十年。公民参与,人人向新。全体市民要做知情者,主动学习礼让知识,心头要放一把尺;也要做参与者,既做好司机也做好行人,脚下要懂一个礼;还要做监督者,不惧制止各种乱象,手上要有一杆秤。公益先行,绵绵用力。我县以公益组织、机关干部、热心市民为主体,组建了一支劝导队伍,效果显著。但要实现苍南蝶变,仍需所有公益人以愚公移山的毅力,以绳锯木断的决心,用“功成未必在我”的情怀,绵绵用力,待得花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们以刮骨疗伤的决心、戮力相助的同心、水滴石穿的恒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每一回出行都有温情,让每一次礼让都有温度,让每一条马路都见人心温暖。
(苍南县税务局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