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发展规划(一)
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暖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这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座商业核电站投产以来,核电发展已历经60余年。最新发布的《2015世界核能产业报告》全面分析了截至2015年7月1日的世界各国核电厂运行、发电量及在建核电站情况。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7月,全球391座反应堆核电建设使用时间平均28.8年,其中欧盟128座反应堆核电站使用时间30.6年,美国99座反应堆平均年龄35.6年,中国核电站27座反应堆平均年龄7.1年。
全球核电站建设统计显示,筹建核电站多于在建核电站,规划核电站多于筹建核电站,核事故并未改变全球大力发展核电的态势,主要核电国家并未停止核电发展。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核电占比仅为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法国等核电强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空间还很大,核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都将提升。
根据统计,全球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其中包括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我国核电发展取得的成绩
(1)核电建设发展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核电,目前已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等核电基地。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13个核电站、共计22台机组(以并网发电为标志点)建成并投入运行。
(2)我国具备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具备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在工程设计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30、60、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的能力。
在设备制造方面,具备年制造8台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主设备的能力。
在核燃料循环方面,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供应保障体系,为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可以满足已投运核电站的燃料需求。
在核能技术研发方面,实验快中子增殖堆和高温气冷实验堆等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可喜进展。
在核安全法规及核应急体系建设方面,结合国内核电的实际情况,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核安全法规体系。制订核设施监管和放射性物质排放等管理条例,建立了中央、地方、企业的三级核电厂内、外应急体系。
3.我国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次能源的多元化,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率较低,分布也不均匀,为保证我国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核能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替代能源。发展核电可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2)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大量发展燃煤电厂给煤炭生产、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量燃煤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全国的大气状况不容乐观。电力工业减排污染物,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核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与火电相比,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以核电替代部分煤电,不但可以减少煤炭的开采、运输和燃烧总量,而且是电力工业减排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也是减缓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3)有利于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科技进步
核电工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其中核电设备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产业关联度很高,涉及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加快核电自主化建设,有利于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发布于《今日苍南》第20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