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永慧
当前,我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截至2013年底,全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8.83万,占总人口的14.48%。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市前列,老龄化比例比全国高出3个百分点。
“不管今天你有多年轻,明天人人都会老。”看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同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的社会课题。那么老人最喜欢哪种养老模式?面对汹涌袭来的“银发浪潮”,我们该如何应对?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县有关部门,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解。
老人最喜欢哪种养老模式?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住养老院、居家和社区养老、以房养老等养老模式中,大部分老人还是比较喜欢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这样既不用离开自己的家庭,还能享受到社区各种便利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相互依托的,主要是生活在家庭,由社区提供各种养老设施和服务。
据了解,我县早在2012年即全面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和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功能提升工作。如马站镇沿浦社区、魁里社区曾经投入30多万元改建闲置学校,打造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样板。同时,我县还通过在沪山、赤溪、中墩等社区成立社区老年人协会,实行老年人自我管理,推行“社工+老年人+义工” 联动的为老服务新模式,受到老年人的高度认可。
“今年我县将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9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0家,城乡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县民政局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徐盛华介绍说,我县70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建设主要是在“星光老年之家”的基础上,通过设施改造、功能提升“转型升级”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目前已全部完成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的选址工作,而且已经建成19家照料中心,其余均在建设中。
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功能如何发挥?
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出现,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应运而生。它可以以较少成本满足许多不愿离开社区老人的服务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尽心照料,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从而对稳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陈德串等县人大代表比较担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由于缺少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居家养老中心建成后成了摆设,只作为应付检查使用,并没有养老服务工作者提供养老服务。
“近两年,市县两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但是据我了解,很多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实际利用率却不是很高,要想办法让有限资源发挥到极限。”陈德串认为,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相关宣传发动也不够。他建议上级政府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实施办法、管理办法、服务细则等,明确责任部门,明确管理方式,保障中心的正常运作。另外,他还建议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转经费和服务工作进行统筹,确保中心的日常运作,并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真正发挥服务养老的基本作用。
把夕阳事业当做朝阳产业来抓
“养老是服务于夕阳人群的朝阳产业。目前我们正以点带面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有效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和转型升级,同时还在倾力打造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进行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据徐盛华介绍,我县今年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大力加强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多种养老方式协调发展”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各种养老服务机构55所,村级老人公寓30所,现共有养老床位数7293张,每百位老年人拥有近4张床位。目前全县已建立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0家,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7家,农村星光老年之家249家。
“目前专业服务人员严重匮乏的现状将制约养老服务档次和功能的提升,进而制约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徐盛华表示,我县将以康复养老护理院为依托,顺利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改变我县养老服务人才零培训基地的现状,并成为温州首创之举。建成后的培训基地将着力培育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切实提高社区工作岗位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真正打造出一支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