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池划分城内城外,从北民南渡到置卫筑城的“卫族”,再从卫族与非卫族杂居到开拓创新的现代金乡人,漫溯由古至今的冗长时光,金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讲述不完的精彩故事。
走在如今的金乡城内,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各类商铺,街道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乍看之下,它和其他的乡镇一样,繁华时尚。但透过墙角堆叠的旧砖石和几条幽深的小巷,仍然可以感受到山海环绕处的宁静和安逸。人们不经意间就会闯入旧城一隅,看着阳光穿过屋顶的瓦片在门前石阶上投映斑驳的光影,记忆也许蓦然晃动,恍惚置身于这座古城曾有的灿烂辉煌。古卫城的恢复性开发建设任重道远,“金乡梦”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记者 缪依含
这里曾是瀛洲故地、抗倭重镇,百年旧事历史沉浮。这里也是“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改革举措名扬全国。近年来,金乡正围绕古城保护恢复建设,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促城乡统筹、文化融合、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共铸崭新“金乡梦”。
寻觅古韵忆往昔
“一亭二阁三牌坊,四门五所六庵堂,七井八巷九顶桥,十字街口大仓桥。”这首清代民谣流传至今,以寥寥数语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金乡城镇规范的布局结构,长期为街头巷尾的百姓所熟知。
根据文史材料记载,古老的金乡卫城有城门四座:东迎旭门、南靖海门、西来爽门、北望京门,并且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设四水门,构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卦八门九宫格局,匠心独具。东北有狮山,西南有球山,一条鲤河穿城缓缓流淌,全城刚柔相济,应验风水定律。据专家初步考证,金乡卫是中国最早的也是仅存的按八卦乾坤布局的卫城。在老一辈金乡人的朦胧记忆里,鲤河满眼清澈,城中铺就青石板路,“回想起来仍然觉得真是哪里都比不上的”。
可是时过境迁,由于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以及屡遭兵燹、流寇入侵,加之现代经济文化的冲击和部分民众保护意识的缺乏,金乡卫城中的古老建筑多有拆建损毁。现在的金乡卫城墙大部分已被破坏,曾经的古城墙几乎不见踪影,紧贴河畔的遗址上重新修建了宽敞整洁的环城路。年久失修的明清建筑大量坍塌,加之上世纪70-80年代的“填河改路”和各种现代建筑的交错杂糅,护城河内层层叠叠的民居高低错落,水泥建筑紧挨着木质古居,古今参差。北门望京门仍有部分保存,但葱绿青苔和藤蔓枝桠早已据满,城墙城砖风化、脱落较为严重,城墙墙体砌石灰缝剥落,门洞边石柱外斜,影响美观和安全,而西门来爽门残留的门洞则夹在民居缝隙间风韵犹存。大片的古民居历经沧桑,许多梁柱都已被腐蚀,但那些精雕细刻的影子和家喻户晓的轶闻传说,以及丰乐亭、牌坊、碑雕、花墙等各类文物建筑,抬阁、舞狮、高跷、八蛮等传统的民风民俗,盔甲制作、同春酿造等传承百年的民间工艺等,依旧处处彰显着这座古城往日的光辉和独特的魅力。
古今共融谱新篇
城墙和河流围成一座城,宜战宜守的设计铸就了抗倭斗争史上的辉煌篇章,风水宜居的布局吸引了越来越多搬进来的城外人,进取创新的传统迈出了现代发展的新步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街区和古建筑与现代经济发展逐渐展开了一场博弈——道路这么窄,就把旧的拆除拓宽点;平房那么多,就把老的推倒建高些;鲤河受到污染不仅开始发臭,还影响了交通便利,干脆填埋筑路……古镇布局的整体感被破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为能在发展的同时承续历史基因和文化担当,我县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规划和风险评估,反复评审论证并充分征求民意,决定实施古卫城的恢复性开发建设。令人欣慰的是,长期以来的历史文化为金乡积淀了丰富的古迹遗存, 虽有部分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金乡卫城的基本格局并没有遭到破坏,“八卦乾坤布局”、八门九宫格局保存基本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留存古迹及文献记载,因地制宜,逐步恢复整体框架,确保古卫城的唯一性和原真性。同时我县文化部门围绕关注金乡名胜、研究金乡名人、聚焦金乡建筑、挖掘历史事件、收录轶闻传说、修缮文物古迹等内容,对金乡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整理与展示。
古今共融,新旧衔接,惟有处理好古建筑维护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才能实现现代都市文化和传统历史文脉间的共生共存。据悉,金乡镇在保护开发老区的同时,计划在护城河外及周边同步规划建设新区,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建设大型现代化小区引导居民外迁,以新区的迅速崛起服务古城开发建设需要,缓解卫城压力,使其永续存在成为可能。同时,积极打造以崇家岙港区为依托的东部临海综合产业功能区和集滨海旅游、休闲美食为一体的南郊休闲度假区。
探访今朝看现状
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通过前期调研等工作,自2012年10月23日正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以余家、潘家和沈泰丰等3座古民居作为一期恢复性修缮试点的项目工程。
据了解,此次古民居修缮工程涉及东门大街余家大院、西门大街潘家大院和鲤河中街沈泰丰民居三处古民居,总建筑面积约为6868平方米。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样式、原环境”的理念,着重对三大古民居原有的地面、木构、墙体和门窗进行现状维修,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努力恢复城市文化记忆,为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走进沈泰丰民居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初步的修缮复原工作大多已经完成。施工单位的老蔡告诉记者,目前沈泰丰民居的施工进度是最快的,而且以现在的工艺水平,只要用心,老房子完全能修好。但令他感到有所压力的难题是,在施工过程中仍有个别居民并不配合。“我也不知道这户人家为什么还没搬走,但是人家住着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进场施工的。就先不说会延误进度,浪费人力财力,在居民房附近进行电镀作业,万一出现什么安全事故怎么办?”
通过多方调查,记者获悉,虽然说起重建卫城的“金乡梦”,大多数当地人都翘首以盼,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讲,时时刻刻都在想,许多人都认为这项规划既保护了传统风貌,又兼顾了发展需要,在前期的民意调查中也得到了较高的支持率。但在面临拆迁改建的实际操作时,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矛盾分歧。采访中,业主陈大姐说:“房子是三代祖屋,我也不是不讲道理,就是想要公平公开地协调。大家现在都讲法律了,就不能找个房产估价师来估价?产权问题怎么解决?搬出去了住哪?反正我们老百姓总不能吃亏嘛。”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古民居修缮工程的一期安置房已经完工,绝大多数居民也都顺利入住,所有承诺都会按部就班予以兑现。修缮工程完工后,还将以政府租用的方式定期向这些居民支付租金,群众们可以放心。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