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
风土: 创作|风土|读书|人物|艺苑|理论
您所在的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0577-68881652

千年蒲门沧桑变迁

2014年07月17日 23:11:03来源:苍南新闻网
 

■六百多年后,石头城犹如一部打开的抗倭史书

■那些斑驳印迹都将破译成一段段厚重的文字

■重现那一幕幕曾经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的往昔

□陈汉莉

蒲门,又称“蒲壮所城”(今为马站镇蒲城社区)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防御体系,于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蒲门位于玉苍山支脉的龙山麓,东临马站冲击平原,西枕浙闽合掌岩山脉,南濒沿浦港海湾。明洪武十七年(1384)汤和奉命来此巡视。二十年十一月,他“度地浙东、西,置卫所”,遂设金乡卫,下辖蒲门,壮士所城,即于同年筑城。其后壮士所并入,遂改称为“蒲壮所”。

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蒲门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浙闽交界一个重要驿站。

蒲门原系沿浦湾一角,因潮汐涨落,泥沙淤积,渐成菖蒲、芦苇丛生的海滩。1500多年前,来此搭寮垦荒的先辈们取蒲叶编织为门,从而得名“蒲门”。

抗倭名城 屹立浙南

明朝初期倭寇屡屡侵犯东南沿海,信国公汤和奉命在沿海各地修筑城垣,抗击倭寇。据《明鉴》载:“洪武十八年(1385)命汤和筑濒海城防倭,和乃度地,浙东西置卫所。濒海筑城五十有九,选壮丁五万八千余人戍之”。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总驻守夏积在龙山脚下主持修建蒲城城墙,于3年后竣工,蒲门便改名为“蒲城”,后夏积子夏文为蒲城首任正千户。建城之初,原建有两座城墙,一为渔寮乡的壮士所城,一为蒲门所城,相距15公里。壮士所建城后战事不断,后被倭寇攻破难守,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  迁入蒲门所办公,隆庆年间(1567年),归并到蒲门所合称为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 拥有“千户等官十四员,旗兵一千二百三十二名”,归属金乡卫,下辖一批寨(城堡)堠(烽火台)。全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布局构造极为合理。城墙周长2300余米,高5.3-7.5米,底宽8-12米,顶宽4-8米,分东南西三门,都筑有瓮城和城楼,另有敌台6座,城堞611口,城外有护城河、吊桥。建城时以奠基石为中心,向东延伸至十字街,经横街转到东城门为东城街,路长305米,宽4.5米;向南延伸至南城门为南门街,路长142米,宽4米;向西延伸至西城门为西门街,路长183米,宽4米;向北延伸至龙山脚下的城隍庙止为仓前街,路长149米,宽2.4米。城内街巷围绕“田”字形设计,排列整齐,街街相贯,巷巷相通。其它小街巷在“田”字形方格内进行划分,并向四条街回形扩散延伸,连通中心街与环城路,组成小城内的道路网络,外人一旦进入城中,宛若进入迷阵,往往迷失方向。其中城西南角的社仓巷、铁械局、马房巷等,为当时后勤装备区域,皆相通相连。蒲城的布城格局当时是出于军事防卫之必要。街巷相通,间隔断续,是军营的内部通道,便于相互接应,巷阔仅两三米,两匹马不能并行而驰。这种布局适合巷战,可攻易守。一旦城门失守,还可利用自己熟悉地形与敌人展开搏斗,紧依东南西城墙内侧修筑的跑马道是城内驻军往返各城门、城楼、敌台、瓮 城之间的主通道。

蒲门的文物古迹很多,当地民谣有:“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南西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比较著名的有宋侍郎陈桷住宅遗址、古井、民族英雄陈后英庙坟和建城时由国师选定的埋在十字街口的奠基石以及宋元时代的石刻等。

一座石头城 一部血泪史

历尽六百多年的风雨洗礼,蒲城的古城城防结构依然保护基本完整。东、南、西三向城门及护城门、城楼、瓮城、城墙、环城马道等保存依旧。城内街巷布局如东门街、南门街、西门街、十字街、发祥巷、马房巷、社仓巷等保存基本如初。然而,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弥漫着昔日硝烟的气息,这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有着令人或痛或悲或叹的来历。

蒲门至今保留有惩罚建城民工的“发肠巷”,民间相传明初负责建城官员曾在此召开动员大会,原计划三年建成,据说当时有位负责工程的官吏,为贪功邀赏,突击施工,把原定的3年时间改为3个月。为防止民工对工程产生怠慢忿恨情绪,强制在城内东南角竹林处设置刑场,操用明初酷刑来威胁民工。明初酷刑之“发肠”,有“称竿”、缚之竿梢,彼末悬石称之;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入谷道,钩肠出,却被彼端石,尸起肠出。其酷烈惨状骇人听闻,附近民工闻之色变,民间怨声载道,残暴的官吏后来受到应有的惩罚,城将竣工后,在规划街巷时特意留下一条巷以资纪念。民国年间为避其血腥而改为发祥巷。

蒲门城西门外至今遗留两个土墩,当地人称为环墩,据说是建城时民工要到几里地之外的牛乾岭山脚下挑土方,长长的队伍从蒲门一直排到牛乾岭脚,后来,城墙建的差不多的时候,不知是谁在城墙上大喊一声“够了”。走到西门外下南陇附近的民工远远听见喊声,顿时大喜过望,就此传话下去,于是大家纷纷撂下沉重的担子,把土方倾倒在路边,那土方不一会就堆成了两个小山丘,至今犹在。

清初,为阻断沿海居民和郑成功联系,于顺治十八年七月初,强令当地居民七日内迁内地十至三十里为界,平阳沿海一带建筑物全部焚毁,除了石头建筑外的财物无一幸免,迁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哀声遍野,惨不忍睹,一度作为浙闽交界之地的军事经济文化重镇几为废墟。直至康熙九年(1670年)沿海地区开始复界,蒲门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郑成功多次到蒲门城筹集粮饷之故却延迟至康熙二十三年台湾收复后才复界。强行迁界不仅使百姓背井离乡,迁界是历经二百七十年倭患的外侮之后,蒲城再次遭遇罪孽的内患。不愿意离开土地的往往就地被杀,入界后因生活无依靠,饥死、病死不计其数。迁界给蒲门人民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导致人口骤减,良田抛荒,生活困苦不堪。蒲门人项元生亲历劫难,悲愤难抑,写下《十禽言》,从而真实再现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幕。

依托城垣 抗击倭寇

蒲壮所城在建城后与金乡卫成犄角之势,保护了平阳海防,使百姓安居乐业,并在发展商埠对外贸易中起到了历史性作用,尤其是在抗击倭寇骚扰长达200多年的斗争中,依托城垣克敌制胜,将其功能发挥淋漓尽致。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倭寇借海面迷雾笼罩之际,一队人马逼近壮士所,副千户王山升率兵迎击,奋勇杀敌,因仓促应战,敌众我寡,激战中王山升身先士卒,壮烈牺牲。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闰五月,敌寇船83只进犯壮士所,攻破城墙,敌军乘势而入,百户、昭信校尉朱信率将士浴血奋战,不幸阵亡。

明正统八年(1443)十月,倭寇从海上侵犯壮士所,因战事不断,无暇顾及,城溃一时难以修复。同年迁入蒲门所办公,依然各司其职,各领其兵。明隆庆间(1567)归并于蒲门所,合称为蒲壮所城。

明正统三十二年(1467),倭寇入侵蒲门,驻守官兵奋起反抗,敌寇几次攻城未果,遂撤。

明嘉靖二年(1523),为加强蒲门外围防御能力,增设南关、北关、镇下关三个关卡,派兵驻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犯蒲门,蒲门守军奋起反击,敌寇溃不成阵,被击退。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增设镇下关水寨,防御沿海倭寇侵犯。翌年,镇下关驻总哨官、领哨官各一名,兵436名,兵船17只。同年,在蒲门招募一支水军。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设温处参将,后营有把总一名,领哨官4名,兵494名,驻扎蒲壮所及顶魁、下魁等地,专御下关沿海一带。

明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由福鼎海岸登陆欲翻越山岭直扑蒲门,蒲门人陈老发现敌情,一边派同伴回城报信,一边依山岭之势拼死御敌,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倭寇半路受挫,锐气顿失,后几次攻城不得,溃败而去。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抗倭英雄戚继光率戚家军经蒲门入闽追缴倭寇。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倭寇船队进犯镇下关,镇下关游击陈朝率水师迎头奋战,不幸阵亡,以身殉国。

明天启二年(1622),倭寇于后嵯(今渔寮后槽)登陆,被瞭望哨长杨某发现,紧急之下,杨假装为寇带路,诱至山腰,突然挥刀杀死敌首,敌军大乱,被随后赶到的支援部队一举歼灭,杨某却因伤势过重不幸殉职。

明崇祯元年(1628),海寇进犯沿浦港,把总周世忠率精锐部队抗击,坚守阵地,敌寇被击退。

明崇祯二年(1629),海寇刘香老再次犯沿浦上奥,军民合力多次击退敌寇残部。

随着所城历史使命的终结,蒲门城历经清初迁界、复界后,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恢复重建,蒲城又由衰转盛,虽然慢慢走向安定富裕,但其作为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性已慢慢淡化,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岁月的车轮还在滚滚前行,一直至民国时期,蒲门成为平阳六区之一,后改称乡,建国后,成立马站区,蒲门归属其历史以来管辖下的马站,曾一度作为原马站、矾山一带管辖区域之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的权力渐渐削弱,浙南重镇曾经的辉煌也已不再,慢慢湮没到历史的尘土中去。

【编辑:李甫仓】

热点新闻

>>更多外媒看苍南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