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默默无闻的收藏,3年的筹划期盼,苍南县博物馆新馆终于在全县人民的关注中呼之欲出。缘水而人聚,亲缘之系以冢为根,族群生息汇聚成村,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城址、碑记石刻、淳朴古拙的石器、流光溢彩的金银器、浑然天成的陶瓷器、典雅庄重的青铜器等等承载着独赋苍南特色的地域文化。
苍南县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厅以历史文物展出为主要内容,配合爱国主义教育,从自然、遗存、文化、抗争及经济等五个篇章讲述苍南县从瓯越古邑到今日苍南的千年发展历程。
自然篇--数亿年的山海变迁,形成了苍南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并存的内陆地形和海湾、滩涂、岛屿共有的海岸地貌。西南群山连绵,莽莽苍苍,“流来三十六高源,汇作狂澜入海翻”;东北鳌江口岸,鳌水泱泱孕沃野,东海退去浮平原,逐渐形成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的早期环境。自然的慷慨馈赠,赐予苍南丰饶的物产资源,使苍南大地尽享矿藏、渔盐之利。
遗存篇--特殊的地理位置,千年文化滥觞在玉苍山之南留下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风格独具的苍南祖先生存与生活的印迹。新馆陈列将隐蔽于山野、乡镇间诸多遗存分为生活遗址、墓葬、古建筑三类予以介绍,于时间长河中细数苍南人生活之故事旧景。
文化篇--地处闽北浙南,东面隔海望台的苍南,历经数次移民迁徙,多种方言交汇生成,多方文化相融相生。佛教、道教在苍南均有千年历史,神秘的明教亦在此留有遗踪。苍南文教兴盛,历代县学书院育人无数,各界名士乡贤辈出。
抗争篇--苍南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群峰叠嶂,与闽交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五代时吴越据分水关拒闽兵;明清时期,因沿海倭寇扰袭,苍南成为抗击倭寇的海防重镇。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抗日解放,尽显苍南人民顽强抗争之品质。除战乱之人祸外,潮患、台风等天灾也频频侵扰这方水土,苍南人不畏险难、勇于拼搏,拒人祸,抗天灾。
经济篇--历史时期,苍南瓷窑、矿场、盐场、船场兴盛,随商贾往来,百工兴,商贸隆,大量贸易集市、商贸港口出现;革命时期,苍南志士大力发展实业救国,经济在战乱中得以复苏;建国后,苍南民众响应社会主义改造与生产合作号召,推动工农业、手工业发展;改革开放的春风,更是带来了苍南新时代经济腾飞。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