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艺人,人称“布袋戏先生”。在农村演出时,由于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会受到农民的热情招待。一般晚上演出结束后,农民们都会送上点心和酒,请布袋戏先生吃。
■林子周
□吴正平(1928.3-2004.8),他是灵溪萧以彬大师的高徒,是我县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明月的师叔,还是远近有名的乡土诗人。
今年,是吴正平先生逝世10周年,在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到来之际,借本网一角,纪念这位曾闻名“平阳县南北二港” 单档布袋戏名家。
家境贫寒,无缘再读
吴正平,1928年3月,出生在原平阳县矾山区华阳乡(现灵溪镇华阳社区)碗窑美九亩自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家里有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老大。由于生活困难,只靠父亲的一把锄头,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生计,吴正平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
他的父亲,是有文化的农民。为了尽量让孩子多学习点文化知识,便让儿子一边生产劳动,一边学习。农闲时间,父亲教他《幼学琼林》。不多久,吴正平已能把《幼学琼林》倒背如流。之后,他又学习《四书》、《五经》。随着吴正平不断的成长,父亲的学识已经渐渐不能完全满足他那聪敏的头脑。无人点拨他,虽然背下了许多文章,却还是无法全面了解这些古典文学里许多内容的含义。
吴正平17岁那年,他在本村看到了布袋戏演出。这些以当地闽南话演唱的布袋戏,让群众觉得很有亲切感。特别是艺人演唱的句子,非常好听而又滑稽可笑。这天晚上,艺人在布袋戏演出的内容上,出了一些差错,这事只有吴正平知道。因为《幼学琼林》中,详细地的记载着许多历史故事。
演出结束后,吴正平找到了这位演出布袋戏艺人。布袋戏艺人对他的才华感到欣慰,于是成为了忘年之交,吴正平也对布袋戏产生了兴趣。吴正平想要跟这个艺人学演布袋戏,艺人的古典文学基础知识远远不如他,不敢收吴正平作徒弟。于是,这位艺人就向他推荐了灵溪大观的萧以彬先生,让吴正平拜萧为师,学习布袋戏演出技艺。
一次提问,三年苦学
在那位布袋戏艺人的引领下,吴正平和父亲一起去找灵溪大观的萧以彬先生。灵溪大观的萧以彬先生,家住在大观龙安寺头的大山上。从华阳碗窑美出发,需步行10多里路。先经过顶洋分水关,直下观美岭,从观美走到灵溪大观又要走20多里路,还得爬上一条长长的山岭,全程在35华里以上。
虽说萧以彬先生住在“灵溪大观”,地理位置属于灵溪管辖。但他的家远在灵溪街道东南面的高山上,远离灵溪街道,比吴正平的老家华阳交通还不方便。爬上这条大山岭,就叫人扫兴,还学什么布袋戏演出技艺!这里人生地不熟,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少年,还要背井离乡。吴正平心想:这一回准是给这个布袋戏艺人给暗算了,谁叫自己这么天真,说他布袋戏演错了?如果自己能把住在大山上的这个萧以彬先生问倒,就不用再要走这条可怕路了。
吴正平和父亲到了萧以彬先生家,刚刚停了一口气,吴正平就迫不及待地问了萧以彬先生许多问题。原来,到了海滨才知道水多;进入深山,才知道树多;到了萧以彬先生家中,才知道谁学问多。平时,吴正平父子没能读懂的《四书》、《五经》中的一些问题,在萧以彬先生面前都迎刃而解。
谁知道:萧以彬先生竟是灵溪著名秀才兄弟(黄菊香、黄子木)的学生,还曾是灵溪有名的办过盲馆(私塾)的教书先生。
吴正平发觉这位先生才是一位问不倒的先生。他不仅懂得《四书》、《五经》的知识,就连课外的天文地理也十分精通。吴正平的父亲知道,由于家中贫穷,已经没有能力出钱让儿子寄在萧以彬先生家中,让他专门学习正统的国学。他只好让儿子在萧以彬先生家中当长工,边劳动边学习演出布袋戏。由于吴正平从小参加过农业生产,已经有了不少农业生产知识,在萧先生的家中,他什么活都干。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文化,先生外出演出时,就跟着他去学习布袋戏。
这一学,学了三年,从17岁一直学到20岁。
品学兼优,乐于助人
布袋戏艺人,人称“布袋戏先生”。在农村演出时,由于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便会受到农民的热情招待。一般晚上演出结束后,农民们都会送上点心和酒,请布袋戏先生吃。白天如果没有事做,有的人还会陪着打打牌,。
从小熟读《幼学琼林》、受过传统教育的他,从第一天跟萧以彬学艺开始,就为自己立下了规矩:不吸烟、不喝酒、不打赌,做一个正正当当的艺人。
吴正平出师时,已经是1948年了,那年他20岁。解放战争已经打响,南方的形势非常复杂,社会十分不安定。年纪轻轻的他,无法到外地演出布袋戏过日子。由于他时间比较空闲,便继续看古典小说,利用闲暇的时间研究布袋戏。
解放后不久,有一定文学底蕴的吴正平,首先被平阳县木偶剧团录取。他学会雕刻木偶头,做木偶服饰,做木偶道具,成为一个全能的高手。他读过的古典小说无数,能自编自导节目,用布袋戏演绎一百多部古典小说,成为当年木偶戏行业中演出剧本最多的人,当然他也读了不少现代的“红色”书籍。
根据他的女儿吴桂润、儿子吴克响回忆:在物资匮乏,缺医少药的那个年代。为帮助百姓解除病痛,他用大量时间去研究民间中草药,经常自己上山采药,免费为百姓治病,在华阳一带有很好的口碑。
他一生中,唯一的学徒是昌禅三条溪的蔡万书。许多人碰到蔡万书会这样问:“你是‘布袋戏平先生’唯一的学生,你一定学到不少的真本事吧?”蔡万书常常这样回答:“布袋戏演出技艺,我学得不少,但我从我先生那里学到最宝贵的是:先生做人的品德与为人处事。”
爱好文学,擅长诗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与同伴们到矾山区参加学习,写下了《赠往矾学习》一诗,其中有两句:“人生求得美前程,不是寻常一旦成”,“大都乐自愁中出,毕竟甘从苦里生”。写出了自己对美好前程的向往,希望自己能脱颍而出。在《其二》中,有“连朝风雨锁柴扉,夜半云开鹊嗓唏,晴后青山翔百羽,鹏程万里颉相飞。”他也希望能与一大批有识之士一起“百羽齐飞”。
文革开始之后,他感到迷茫,在《情感》一诗中是这样写的:
春光一度再难寻,月下萦思怀意深。
举笔诚诗念旧,鸾笺写尽我痴心。
这首诗作于1966年7月,这时吴正平38岁,传统的布袋戏不让演,他对自己的前程感到非常迷茫。自己青春不再,月下萦思颇有感悟。自己喜欢写的还是旧体诗,演得还是传统的戏,无奈要跟着革命样板戏走,“彩色”的纸写尽了,作者自己的心也痴了。诗中的“鸾笺”是古纸名,彩笺。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蜀人造十色笺,凡十幅为一榻”。
文革后期,先生已经年近半百,他写了以下这首诗,可以看出他非常谨慎的性格:
跨牛涵谷古来稀,名利不离谁见讥。
词句己为前辈许,文章务必适时札。
熟梅难测无晴雨,斑鬓预知有是非。
最是严冬风雪日,御寒避冷掩柴扇。
尤其是“熟梅难测无晴雨,班鬓预知有是非”这一句写得很深入。浙南一带盛产杨梅,但杨梅成熟期很短,经不起春夏之交的雨水,一但雨水过多,杨梅就会霉烂,无法食用。自己两鬓已开始发白,由于经历的事比较多了,对事物的发展便有了一定的预见,预知有是非祸福。特别可怕的是文革期间的“严冬风雪日”,还是自己“御寒避冷掩柴扇”,关起柴门来读些书好了。在一首无题的中,最后两句是这样写道:“偶幸梨园读佳句,无缘事师学时装。”
可以看出,文革过后迎来改革开放,传统的戏曲可以演了。才有了“梨园佳句”。“无缘事师学时装”,据吴明月先生说,师公萧以彬少时曾经学过裁缝,故此戏偶的服装做特别漂亮。
1990年前后,华阳开始修辑《吴氏宗谱》。族人推举他出来负责文字工作,他勇当此任。在《吴氏宗谱》中他写了《华阳碗窑美记》等文章。文章最后以一诗结尾:
东园丹桂郁然香,宕顶分枝入华阳。
狮象对偶生瑞气,蟹龙现目结祯祥。
千根修竹添新貌,万顷苍松储矿藏。
毓秀山川碗窑美,儿孙瓜瓞绵绵长。
诗中的“东园”指明朝嘉靖年间,始迁祖从福建永春县卓埔东园地方,迁徙至今天灵溪镇宕顶村,后由宕顶“分枝”入华阳。“狮象”、“蟹龙”特指当地闻名的风水穴道。“矿藏”指的是碗窑陶土。通览全文,语句流畅,结构严密,词句优美。如:“……长天碧野,古道绿荫,江山娇美,宜洒宜晴。一水渐流偏南,两峰景色竞秀……祠前良田碧水,野草占春;祠后古枫如画,躯干峥嵘”已经是歌赋的文体,可谓文如行云流水,佳句连篇。
单档布袋戏,一个人一台戏,艺人需要十分深厚的功底,没有十年八年的功无法学成。往往是:读书人很少演戏,演戏的人很少读书。但出身贫寒的吴正平先生,在恩师萧以彬先生的精心指导下,苦学三年出师。之后,他还是一边演出,一边研究古典文学。用古典文学精华,滋养着单档布袋戏的技艺,同时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成就。这种终身学习精神,永远值得当前所有非遗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们借鉴。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