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定位”提升苍南区域竞争力——二论学习贯彻陈一新在苍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特约评论员 徐声响
发展定位是区域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科学的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区域竞争力。
陈一新书记8月3日在苍南调研时指出“从空间定位上来看,苍南和平阳要共建温州大都市的第一副中心,我认为今后可能第一副中心是在你这个地方;从开放的定位来看,苍南要打造成浙南闽东北对台经贸中心;从经济发展定位来看,苍南要成为海洋经济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都市类型定位来看,苍南要打造成为美丽的田园山水智城”,其为苍南发展作了具有战略性、独特性、现实性的科学定位。
从战略性看,充分体现了定位的高立足点。高立足点是体现发展定位战略性的核心内容,要求做到高屋建瓴,要从未来发展的高度把握本区域及其相关区域的发展方向或走向,洞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演进趋势,它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泉。“温州大都市第一副中心”的空间定位,是苍南未来发展的新高度,是对苍南区域发展目标的新要求,是对苍南发展优势要素的新认识,必然将对苍南各项工作产生新的深远的影响。“田园山水智城”的都市类型定位,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既符合了当今世界对低碳型、生态型的城市发展新要求,又顺应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浪潮,同时又将“田园”“山水”与“城市”和谐统一,构建了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形态,为苍南的城市化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给苍南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独特性看,准确把握了苍南的地域个性。“个性的才是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发展定位不能千篇一律,要善于挖掘区域内在、个性化的东西,突出地域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这就是区域发展定位的独特性原则要求。“浙南闽东北对台经贸中心”的开放定位,正是立足于苍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与闽台同宗同流的文化个性之上,充分发挥苍南所长,融入海西经济圈,化经济圈末梢劣势为经济圈前沿优势。“海洋经济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发展定位,充分利用苍南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变浙江陆地海岸线最长县为浙江海洋经济大县,把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把海洋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田园山水智城”的都市类型定位,则从苍南“七山一水二分田”和山海交融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出发,充分彰显田园生态特色,充分体现现代智慧城市理念,实现城市、田园、山水和谐统一。
从现实性看,科学分析了苍南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区域发展定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该在遵循区域发展的演进规律基础上,注重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赋予其时代性、内容性,任何脱离区域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发展定位都必将是空中楼阁。陈一新书记对苍南未来发展的“四个定位”,是基于苍南现阶段发展特点的科学研判,其用语和表述充分展现了这种尊重现实的严谨性。“温州大都市的第一副中心”需要苍南和平阳“共建”。区域合作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城市群、经济圈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空间单元,苍南嵌入“温州大都市圈”,参与分工与合作,必然与同在温州南部的平阳县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必须与平阳县在良性的竞争与合作中“共建温州大都市的第一副中心”。“对台经贸中心”其辐射范围限定为“浙南闽东北”,这是十分客观、理性的定位。从苍南当前对台经贸合作的条件和现实看,苍南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个“对台经贸中心”,但就苍南作为一个县域的影响力和现有的政策条件出发,将范围限定为“浙南闽东北”是比较合理的。
从以上三方面看,“四个定位”立足于苍南现实,着眼于未来发展,既遵循时代共性规律,又充分发挥苍南所长,合理地确定苍南发展的方向、基调、特色和策略,必将释放出其应有的战略辐射能量,提升苍南的区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