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企业集体开工 苍南对台交流合作勇当排头兵
深化两地交流 携手合作共赢
台资企业集体开工 苍南对台交流合作勇当排头兵
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20日电(胡耀刚),“2013浙江•台湾合作周”——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台资企业开工暨项目推介、签约仪式在苍南龙港新城举行。海协会顾问陈云林、台湾“三三会”会长江丙坤等出席仪式。
据了解20日集体开工的三个项目分别是年产20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年产100万台光电仪器生产线和儿童文教用品研发及生产基地,均选址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XC-A06b,占地总面积共为275亩,项目总投资约11.7亿元人民币,项目投资总量大、支持作用强,综合效益高,在促进苍南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签约项目13个,签约金额36亿元人民币,相对已落地项目有业态上的突破,其中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健检、教育等台湾优势产业属首次引进。
近年来,浙江和台湾加强多领域合作交流,并取得丰硕成果。苍南,作为浙江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其经贸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于2011年5月18日获批成立了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合作区成立两周年来,苍南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政策,创新海洋经济与“海西经济”互动发展新思路,按照“两区四平台”的战略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加快推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陆续有浙南海西台湾商品交易中心、桃湖台湾农业示范园等12个台资项目落地,总投资12.97亿元人民币。(完)
苍南概况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与福建省福鼎市接壤,与台湾隔海相望,现辖10个中心镇、2个少数民族乡,全县总人口130万,陆域面积12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53平方公里。其近台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资源条件独特,体制机制灵活,在浙台经贸合作中担当“桥头堡”的作用。
1、近台区位优势明显。苍南县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交汇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带、五轴、九区”网状空间开发格局中的“温州沿海发展区”和“温州-丽水-衢州-上饶”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霞关港距离台湾基隆港仅120海里,为浙江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交通发达,沈海高速公路及复线、温福铁路、104国道贯穿全境,苍南动车站为全国第一个县级始发站,距离温州机场仅60公里。2012年3月25日温州与台湾开通了飞机直航,为大陆至台北最短距离。
2、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苍南县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位居浙闽边界县(市)之首。201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5.5亿元,财政收入31.48亿元。工业经济基础较好,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中国台挂历礼品生产基地、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800亿元。特色优势农业竞争力强,被评为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蘑菇之乡、中国席草之乡、中国梭子蟹之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超40亿元。市场商贸业较为发达,温州礼品城、浙福水产城、浙闽边贸副食品市场等闻名遐迩,获得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中国礼品城等称号。
3、资源开发潜力较大。苍南县拥有江南平原、北港平原、马站平原等开发空间,江南海涂围垦、大渔湾围垦和沿浦湾围垦可造地200多平方公里,其中江南海涂围垦工程的3.1万亩农业用海转为建设用海已经获得国家海洋局的批复。海岸线长达252.2公里,霞关港、舥艚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拥有渔寮金沙滩、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蒲壮所城、矾山矾洞遗址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已探明的矿产有明矾石、高岭土、叶腊石等10多种,特别是明矾储量占全球的60%,拥有“世界矾都”之美誉。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潜力较大。
4、对台交流源远流长。苍南县与台湾同属闽南语系,有70万人讲闽南语,境内妈祖庙70多座,台胞台属数万人,两地文化同源、方言相同、习俗相近、气候相似。苍南县是浙江省较早设立台胞接待站、台轮停泊点、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地区之一。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目前浙江省三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随着浙台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在浙台经贸交流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5、两岸合作潜力巨大。台湾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精致农业方面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相对优势,但是受制于市场和劳动力制约而逐步向岛外转移。特别是当前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一轮台湾产业转移,给苍南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苍南依托块状经济基础较好、民间金融改革试验、浙闽边贸市场群优势和在外苍南商人优势与台湾企业全面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