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唐山大地震》电影,震撼了世界!原著中篇小说《余震》的作者,是旅居海外祖籍苍南的华裔女作家张翎。今年春节,在阔别故土30年后,张翎第一次回乡过年。在应邀参加温州市政府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温州人大会期间,她借机又一次回到了当年父母居住地苍南——
林勇/文 萧云集/摄
2月19日,春寒料峭,细雨蒙蒙。张翎在兄长和娘舅等至亲的陪同下,专程回到了故乡矾山和藻溪,走亲访友,祭扫祖墓。在矾山福德湾父辈劳作过的矿硐边,在藻溪母亲生活过的老街口上,深深的故乡情结使这位海外游子每到一处都流连忘返……
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在世界文坛华文作家中,张翎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起始于2010年下半年一部史诗式巨制长篇小说《金山》。那年元月,中国中央电视台4套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以《唐山大地震背后的故事》,连续三期介绍张翎的文学创作历程,她从而被誉为北美最有成就的作家、海外新移民文学创作的开拓者之一。
张翎1957年出生。她的父母都是苍南人,外公章涛世居藻溪,是我国最早从事明矾石综合利用研究的专家。70年代后期,人们刚刚从文革的阴霾里走出来,一切都还很禁锢,张翎当时还是温州市区一家小工厂车床操作工,写作的灵感时常在她心中萌动,且作为一名业余作者,已在省内崭露头角了。
1979年张翎的人生之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外文系。她离开了温州,来到大都市上海,在人才济济的复旦校园里,张翎仍然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无论是学业的优秀,还是能力的出众;无论是容貌的靓丽,还是气质的清雅,张翎都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位情窦初开的女子经历了人生情感的挫折,然而不断磨砺了对生活的认知,炼就了敏锐的触角。用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主张。
1986年张翎只身跨出国门,到完全陌生的大洋彼岸,先到美国,后转加拿大。8月29日抵加拿大后,从繁华的都市到幽静的乡村,一路前行,跋涉千山万水,她像一叶扁舟,或扬帆或拢岸,一任各人生悲喜掠过心头,远迎春秋风云团团涌来。这位感情丰富的女子,在加拿大经历了十多年磨难,一边当听力康复师,一边坚持文化创作,默默的耕耘着心中神圣的文学事业。不断观察生活,感悟人生,使她慢慢变得温润,博大和包容。她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安放之所,终于有一天,远离喧嚣的所在,张翎开始了永远的文学之旅……
感人至深的惊世作品
在《唐山大地震》电影播映前,国产片的最高票房记录是电影《建国大业》,累计票房4.2亿元,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电影票房却超过了5个亿,创下了国产片票房当年新记录。
《唐山大地震》热播后,许多人好奇地想了解没有亲身经历的张翎是如何写出大地震的。
《余震》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张翎一次回国探亲——那次在即将返航加拿大多伦多时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的经历。那是2006年7月,她在机场等候飞往加拿大多伦多的航机,在长达9个多小时的无奈和无聊的候机时间里,她去机场内的书报亭转悠,看着一本本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书时,让她猛然记起那天正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的确离温州很遥远,那天她在机场,看了那本《唐山大地震亲历记》时,三下两下抹去了三十年的时光和几千公里的距离,那些悲惨的往事直接刺痛着她的心窝。那“心痛”往往是张翎创作的预兆,她萌发了《余震》的创作灵感。
回到多伦多后,张翎阅读了大量有关那次大灾难的资料,从中却发现很多书籍报导里有关地震孤儿的成长经历被简单化了。张翎觉得,地震对自然地貌的破坏假以时日都可以修复,而对人的心灵,尤其是对幼小孩子们造成的伤害,是很难用数字和量词来衡量的。
《余震》正是从这个角度,以唐山大地震幸存下来的王小灯双胞胎姐弟命运经历为线索写出来的,从而引发了人们内心“绵绵余震”。
《余震》2006年10月定稿,《人民文学》杂志在收到张翎稿子后,编辑人员感到异常兴奋。2007年初《余震》很快被《人民文学》刊发与读者见面。小说在《人民文学》刊载后,又被不少选刊转载。2008年4月《余震》被中国小说学会列入2007年度中篇小说排行榜。
《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后来评论道:“《余震》是至今30年来写有关地震题材写得最出色的一部小说。”许多普通读者在网上评论道:“小说非常感动,我是流着泪读完小说的……”同样被感动的还有名导冯小刚,从而有了电影《唐山大地震》。
继《余震》之后,张翎又给文学界带来另一波更有力的震撼。2009年,40余万字的长篇巨制在《人民文学》杂志第四、第五期刊载。学界与读者好评如潮。小说单行本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几乎同步,张翎作品精选六卷本也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上海成为畅销书,备受读者青睐。
《金山》从清末华工方德法远赴加拿大淘金修铁路讲起,详细地描绘了方家四代人在金山悲苦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与故土广东亲人的悲欢离散,以个体和家庭的命运为切口,将赴加华工的命运首次引进当代文学视野,同时也探讨了在国际大背景下对国族身份与现代中国的坚定认同,成为一部史诗式的作品。作品从清同治十一年到公元2004年,从广东开平到加拿大温哥华,纵横捭阖、波澜壮阔,跨越了一个半世纪浩瀚的光阴和辽阔的太平洋时空,又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对个体命运和历史有深刻的体察与还原。张翎澎湃的写实激情,以及信手拈来的新鲜感,又有详实的异国经验,都让我们不得不对宏大的叙事和经典的现实主义的力量充满敬意。
《金山》的创作灵感源于张翎20多年前的一次经历。她与同学在加拿大郊游时无意中发现大批华工墓碑,以及后来她在国内广东开平碉楼采风时看到一件华工留守妻子的衣饰。一方埋骨异国他乡,一方故土漫长的等候,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思量,这里面该有怎样的动人与悲壮的传奇呢……
《金山》是张翎创作的巅峰,讲述的是中国人百年来的海外秘史和痛史,她把一生的呐喊都放了进去,又是很隐忍的呐喊。与先前大部分作品不同,《金山》并不是心血来潮之作,而是张翎酝酿了近20年的心血力作。从运笔到发表已耗费了她整整四年的气力。《金山》小说发表后,更引起海外出版界的瞩目。海外版权亦已先后被荷兰、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以色列等国签署,翻译出版发行中。小说被中国小说学会列入2010年度最佳小说排行榜。同时还获得台湾〈中央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第三届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老舍文学入围奖。
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
张翎定居加拿大已有二十多年了,海外漂泊的岁月并没有淡化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爱恋。从她已发表的移民小说来看,尽管描写的大都是海外的人与事,但与故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她是带着浓厚的乡土、乡情、乡愁色彩来写作的。比如小说《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中,都出现过藻溪的情景。
当然直接地反映那段历史那块土地的,还是在中篇小说《雁过藻溪》。《雁过藻溪》讲的是一个居住在多伦多的中年女科学家末雁,在经历了失败的婚姻的同时又经历了失去母亲的哀伤。她和自己的女儿一起回到中国,带自己母亲的骨灰回到老家藻溪安葬。她回来后了解到母亲身世的秘密。母亲是在土改那年,光着一只脚从藻溪逃到温州的,而她自己却是母亲在这时怀孕的私生女。送母亲骨灰回乡的路途,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旅途,末雁终于在五十二岁的年纪才和母亲有了理解和默契……
《雁过藻溪》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完全写实的故事。虚构是因为故事里的人遍及生活中的真人,情节也并没有圈囿于一件或几件很具体的事件,正是因为承载这个故事的所有情绪,都是与那个叫藻溪的地方切切实实地相关着。创作这部作品的最初灵感,来自张翎二十多年前回国探亲给藻溪外婆扫墓。那时的藻溪的确是个很小的乡村,张翎平生第一次去母亲的出生地。乡下族亲领她去看一个破旧不堪的院落,那是外公先前的宅院……就是那天下午,她的心被这个叫藻溪的地方温柔地牵动起来。故乡是游子的精神慰藉,藻溪是她乡愁的载体。那些粗浅的感动,经过十几载的漫长沉淀,慢慢地浮现在她的文字里。
《雁过藻溪》感动过不少读者,也引起乡人对她的种种猜测,张翎何许人也?张翎与藻溪到底是什么关系?
她在矾山矾矿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动情地写下了“我回家了!”。张翎的父亲张纯仁,矾山人;她的母亲章翠香藻溪人,解放前曾在藻溪小学任教,是一位富有诗情画意的高材生;她父亲解放初期在藻溪工作过,是平阳矾矿藻溪堆栈负责人,曾任工会主席、职工业余校长、工人纠察队队长。解放初期去华东政法大学深造,后在温州市公安局任职,两年前去世,张翎从大洋彼岸回到温州,为慈父送行尽孝。
张翎父母上辈两家都是当地书香门第。外公章涛的勤奋治学精神和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给张翎一定影响,外公、外婆从小对她很疼爱。张翎的爷爷张达生是位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前对革命作过贡献。张家当时是温州地下党组织联络站。刘英、曾山、黄先河、郑丹甫、郑海啸、张培农都是他家的常客。社会名流方介堪、梅冷生等与他常有往来。他利用自己特殊身份掩护党组织,为共产党做事曾被国民党当局打入监狱。解放后曾任温州文管会主任,浙江文史馆馆长。这些家庭背景对张翎后来的成长和创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藻溪在张翎的心中是处挥却不去的故土情结。而有好几部作品故事发生的背景直接写成藻溪。她的藻溪情结把千万里之外的海外游子与家乡故土紧密联系在一起。张翎这次回乡,特意走访儿时记忆中的藻溪老街,倍感世事沧桑,物是人非,触发了创作灵感……
2月21日,刚好赶上了按她的作品《空巢》改编的、反映空巢父母与保姆生活的影视作品《出镜入镜》在桥墩镇开拍,张翎亲临拍摄现场,为其助阵。她说,这部2006年获得人民文学奖得作品,蕴含了很多苍南元素,这部影视作品,从原著到编、导、演,随处可见故乡的影子。(编导兼主演美籍华人马翎雁就是桥墩籍人)。她还说如果今后有机会将《雁过藻溪》改编成影视作品,把故乡的故事和美景推向世界她将不余遗力为此效劳。张翎向笔者透露,她的下一部新长篇小说依旧将以故乡苍南为背景,讲叙三个女人在绝境中生育抚养子女的故事。张翎说这番话时,爱乡恋土之情溢于言表。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