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静静 陈君
走进灵溪镇桃湖村,看到是农地里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让人在泥土的芳香间嗅到了新兴农业的气息。设计师和工人们在农地上比对着规划图,他们倾力建设“鸟巢”球形温室已开始显山露水,不久后这里将成为各国番茄的联盟地——“番茄联合国”。不远处规整的一座座钢架大棚呈现出整齐的队列,他们是铁皮石斛、西红柿、红豆杉的“保温室”,温室里的幼苗们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享受这四季如春的“待遇”。在大棚外帮忙绿化的老陈万万没有想到,种了一辈地,如今在自家的土地上劳动不仅租金照收,还有120元的“额外补助”,“划算”、“高兴”、“政策好”是这些劳作的土地主人们口中频繁冒出的字眼,而这得益于温州市提出“三分三改”政策后,该村先人一步的土地流转步伐,让他们在地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深挖土地潜力 做大产业“蛋糕”
桃湖村地处灵溪镇南面,是个半山区村,村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0亩,林地面积530亩。然而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桃湖村的土地利用率低,即便是农业大户将土地承包种植,效益也是捉襟见肘。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分三改政策后,该村因势利导,建立了苍南县首家农村土地合作社,借此引导村里土地流转,并逐步拓展流转规模,让首批尝鲜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变身股东,端起“金饭碗”。桃湖村村支书张加齐说:“桃湖村土地合作社成立以后,通过发挥桥梁作用,将土地集中整合起来以后,再规模流转给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土地流转也更加方便、快捷。”
如今全村317户农民有260多户加入合作社,可集中流转土地近500亩,占全村土地的85%以上。桃湖村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使一些企业慕名而来主动洽谈,并先后流转土地500多亩,涉及六大片区,其中浙江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百年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该村投入大量资金,形成了幼苗培育、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
“土地流转后,农户的顾虑少了,因为通过出租农用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可以获取出租收益,而农业承包公司入驻后,农民还可帮业主打工,按天计算务农工钱,农户也因此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益。”张加齐介绍说,将土地统一流转给农企后,才能真正提高村里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把产业蛋糕做大做强。
为了使村里土地流转更加顺利,桃湖村在全面的清理核实、公示确认和登记造册后,绘制了平面草图,明确各家各户的土地面积和位置。在摸清各家土地归属情况后,张加齐和其他村干部们每天都带着土地平面图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让村民们了解土地流转后的利弊关系,使他们在深思熟虑后能够心甘情愿参与土地流转。针对部分村民对土地出租后会遭到破坏的担忧,张加齐表示企业方面不会让他们土地受到任何损害,这一点他们大可放心。在村干部们的耐心说服下,大多数村民都积极参与了土地流转,但也有小部分村民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参与的,村里便采取置换土地的方式,使少部分农民能够对自己的土地进行自主安排。
集聚规模资本 打造精品农业
浙江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何过去在新疆投资矿业,今年他回到家乡,趁着“三分三改”政策的东风,在桃湖村通过土地流转,集合了370亩的土地,计划投入800多万元建成浙南闽东最大的集约化育苗中心。目前,首批近200万株西红柿苗种正在抚育中。记者随负责幼苗培育的工人叶雷参观了大棚,他说,通过这样的规模种植、科技种植,台风、暴雨、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对种植物的副作用将减小,产量也比传统种植增加许多。并且正式运作以后,还能为农民们提供场所销售自家种植的蔬菜和家禽等等,形成互相带动的作用。
土地的顺利流转让陈忠何增强了在该村发展农业的信心,并计划建立多元农业基地。为此,企业投入200万元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丽水农业科学院设计的智能化生态农业观光园“番茄联合国”鸟巢球形温室和投入80多万元建设省内最大的智能信息化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已在建设中,预计在元旦前可全部完工。同时企业还引进了台湾的香草苗和其他新引进的有非常高的抗癌药用功能的“树葡萄”、“牛樟芝”,以及可以进行快繁的“竹柳”产业化等项目。说起选址在桃湖村的原因,企业董事长陈忠何向记者坦言,在桃湖村建设生态园区除了考虑到地理、环境、交通等因素,有利于生态园区的优势展现和知名度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在全市提出“三分三改”以后,桃湖村被列为苍南县“三分三改”试点,村里对土地进行“捆绑打包”,企业只需要与合作社签订合同交付租金便能使用土地,有助于对园区的总体规化设计。
目前,该企业已经完成和台湾企业实质对接的,已有台湾技术和苍南杨梅相结合的“杨梅凤梨酥”和“奥泉”牌木瓜、圣女果、金橘和草莓蜜饯等产品。通过引入工商资本,桃湖村把分散的土地和农民按照产业化方式组织在一起,进一步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
走出“锦丰”后,记者沿着通向山边的小路进去,映入眼帘的是山脚下遍地的红豆杉。实际上,在“锦丰”入驻桃湖村之前,浙江百年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该村承包了150亩左右的土地,用作于种植有“植物大熊猫”美誉的红豆杉,且种植已达20多万株。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浙江百年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永丰,他指着规划图告诉记者对这一带的规划,他打算在现有基础上,利用桃湖村周边山地再扩大红豆杉种植面积,并且计划将这里做成标准化的红豆杉繁育基地。目前公司也请了一些当地村民在种植基地内帮忙,而规模扩大后,需要的劳动力也将更多,这样一来也能让农民们多份收入。
农民华丽转身 见证农村变化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桃湖村当地的大部分村民来说,土地是祖祖辈辈留下来宝贵的财富,是不能割舍的心头肉。但通过土地流转,这些土地主人们除了一年固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进入流转土地的公司从事一些零活,来增加日常收入,这对他们来说是有赚无亏的事。正在修建草坪的老陈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家里6口人3亩地,每年每亩地能种1000斤稻谷,就算拿出去卖扣掉成本挣得也不多,如果让种农大户承包的话,一亩地最多也就收到300斤稻谷而已。但现在合作社把村民土地收去后,一亩地给他们500斤稻谷也就是750块钱,家里人还能来公司里帮忙干些零活,男的每天有120,女的也有70,赚得也比以前多了。
和老陈一起干活的,还有村里其他29位村民。他算的这笔账,也引来了其他村民的随声附和。“咱都是农民,没上过学,说不来什么大道理,也就是想多赚点钱,村里把我们土地收去搞开发,只要不让我们丢饭碗,不让土地糟蹋就行。”一位正在劳作的陈大妈紧跟着说道。
桃湖村土地的大量流转,激活了农村劳动力资源,除了在村里还从事规模种植的农户,100位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草席加工、劳务和来料加工等二、三产业,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
而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后,也改变了一家一户自由式的流转摸索,集中连片的土地由村土地合作社流转服务中心通过竞标的形式进行统一流转,不仅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更为农业企业稳定经营吃了 “定心丸”。
采访中我们还碰到村民郑瑞香,她特意带着87岁的婶婶来建设中的园区看看,年过花甲的她说起村里的改变,显得有些激动和兴奋:“以前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村里会有这么大变化,现在政府政策好,不让我们农民吃亏,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原来种地赚的钱也不多,土地让这些老板承包过去后把村里建得更漂亮了,我们心里也很高兴。”她说,这几天带了家里的亲戚来这逛逛,想让他们也看看我们村里的变化。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