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海西 桥墩很“有”——访桥墩镇委书记郑贤跑
记者 简宁静
这次,有意不做“功课”,纯粹一副投资商的作态,记者造访了桥墩镇镇委书记郑贤跑的办公室,听他讲述桥墩的“山有情来水有意”,“台湾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台湾有阿里山,桥墩有玉苍山;台湾有日月潭,桥墩有玉龙湖。”郑贤跑从桥墩的先天优势入题,娓娓道出了加强与台湾商贸往来的契合点所在,以及随之带来的两岸相融相通的无限商机,“独树一帜的四大优势,让桥墩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县‘融入海西经济区’的主战场之一。”
——生态优势,撤扩并后的桥墩,在发展理念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按照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镇”的理念,全镇上下正全力把桥墩打造成“生态绿谷,旅游胜地” ,当前的桥墩可以说是全县12个乡镇中最“生态”的,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完全符合台商对生态理念的要求;
——区位优势,苍南是浙江的南大门,桥墩更是苍南的南大门,自古有“浙闽咽喉”的美誉。眼下,不仅104国道贯穿全镇,更有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使得不管北上温州还是南去福建都近在咫尺;
——文化优势,全县十个文化园区,桥墩就占了四个。桥墩地处吴越文化和闽越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带,境内有颇受海内外关注刘基庙文化园,有堪称“一座我国商品经济萌芽时期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的碗窑古村落文化园,有一口清茶、两岸飘香的五凤万亩茶文化园,更有有浙闽交界处的分水关古城墙遗址文化园等,这些都是难得的有历史有人文品位的地域文化符号;
——产业优势,桥墩境内有全县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尚属粗犷种植的油茶、杨梅、马蹄笋、毛竹、茶叶、槟榔芋、黄栀等“七个万亩”生态支柱农业产业,正有待新的营销理念和种植、加工技术给养,使之在一、二、三产业链条延伸上怒放出新的生命。
正是有着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一贯以温柔婉约示人的桥墩,却在“融入海西”的风起潮涌中,流露出了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霸气。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镇为对接海西精心准备的“一园两区”竟已快人一拍跃然纸上。
“翻开一片锦绣江山,追忆一段历史烟云,你会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每一小块,都闪耀着中国文明的光华!”今年6月份,该镇精心酝酿出炉的一份招商引资手册,而与其说是一本推介书,倒更像是一本画册,只要微微开启就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迎面袭来,足以可见创意者的用心良苦。的确,桥墩是一凹生态绿谷,也是一座记忆之城。不日之后,它将更升级为“一园”——台湾版的高效科技农业之园,乃至山水旅游胜地。
对于这“一园”的发展路径,郑贤跑很有画面感,他描述说:“通过积极引入台商、台资,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有效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通过扩大七个万亩的种植面积、延长加工链条,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对接台湾高效科技农业的理念,从而真正发挥桥墩的农业产业优势,把桥墩全境包装成台湾版的高效科技农业之园。”而概念中的“两区”一是指以玉苍山、碗窑为核心区的山水游及以五凤为核心的农业观光游为主要元素的旅游观光区;二是指以寻觅古村古韵、挖掘文化积淀为主的的四大文化交流区。同时为配合“一园两区”建设,镇委镇政府将进行以“旅游 、农业、文化”为三大平台的招商,并推出与之相配套的包括旅游综合体开发在内的7大招商子项目。
当前,桥墩已然把经贸合作区建设作为大发展大跨越的契机和平台,该镇专门成立了党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积极与台商接洽,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了6个批次的台胞台商。“在近期内,我们还将集全镇干部、群众的智慧和资源,特别是发挥桥墩挂钩单位及桥墩商会人脉广泛的优势,加强与台商的交流往来互动。”另外将加大与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和共青团浙江省委的合作,真正推进桥墩一园两区建设。
采访结束时,用时下比较“潮”的一个字来注解记者的感受——对接海西,桥墩真的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