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编织海西之梦——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方小清
记者 简宁静
330平方公里的“一区多园”对台经贸合作空间,究竟要引来哪些台湾的种苗,才能使它们在彼岸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大放异彩?如何编织海西的宏伟蓝图,让苍南“融入海西”的美梦成真,是县发改局局长方小清思虑最多的事。
“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县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已然成为温州乃至浙江对接海西和对台交流的前沿阵地。在这种形势下,我县先行先试,开办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启动了霞关港对台小额贸易,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也于去年如愿落户我县,这无疑给我县对接海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至此,我县“双海双区”战略铺开了绚丽的图景。
“海西的梦是蓝色的”方小清如是说,“我县地处长三角与海西区的交汇处,又是浙江海洋经济的重要发展区域,如何充分发挥浙闽边际区位、与台湾五缘根深的优势,紧紧抓住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的有利契机,加速发展海洋经济是一篇大文章。”他说,我县依山傍海,拥有168公里黄金海岸线和14.6万亩滩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可以说,我县未来发展的空间在海洋,潜力也在海洋。
方小清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04年,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的战略构想。如今,依托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我县正加大沿海地区开发和海洋经济培育,强化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努力构筑海洋经济大平台、引进发展大产业、努力集聚大企业、落实推进大项目,争取打造浙江省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基地以及浙南闽北一流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
“我县的沿海地区,特别是龙港新区,在县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愈发突出。”方小清对此坚信不疑,他反复说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物流、商贸和滨海休闲旅游度假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有望引领县域经济‘十二五’发展并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他认为,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强化龙港新区、沿海中心镇和海洋经济集聚区建设,努力培育沿海地区成为县域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新增长极,以及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平台。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方小清对记者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筑巢引凤,争取更多的项目在苍落地。而搞好项目编制策划,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是做好项目争取工作的关键。”当前要紧盯上报省政府的浙闽台汽车贸易城、浙闽台家电数码广场、浙闽台化工市场等9个浙台经贸合作区项目前期进度,还要根据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和发展导向,围绕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加快开展龙港新城基础设施、马站镇引供水设施、大渔湾海岸线修复、江南海涂围垦区耕地补充、巴曹港区航道疏浚等项目前期实施,同时积极策划包括苍南台商投资区、浙台(苍南)文化产业园(或文化创意产业园)、霞关对台物流经贸园等重大产业平台和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