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 也有春天
在高强度的劳作之余,吸口烟是老矿工最好的放松。 孙丰立 摄
清昕
今年的雨季似乎特别长。
走过了600多年沧桑岁月的矾山,在这个雨季里,正在积蓄一种崭新的力量。
虽然有着稀缺的矿产资源、厚重的工业文化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更迭,矾矿企业出现了连年亏损,与此唇齿相依的矾山镇人民生活每况愈下。蛰伏在凋零的岁月中,矾山人不停地思考,探索,终于越来越清晰——把申报世界工业遗产的工作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这是矾山重新崛起的良机。
冰冷的雨丝,昏黄的灯光,都压制不住矾山人明亮而温暖的热情,果敢而迅猛的步伐;在福德湾民居修缮一期工程现场,不舍昼夜赶工的人们,搭着雨篷,穿着雨衣,流着汗水,更重要的是,怀着让家园披上世界工业遗产七彩华服的希冀,让世界矾都重焕光彩的梦想。
历史总是用静默来提醒人们曾经的兴盛,并引人沉思以后的发展。作为文化遗产里面最“年轻”的工业遗产,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产生的深刻影响,见证了人类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日常生活,认定和保存这些工业遗产具有特殊意义。
然而,曾经在大规模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在铲车无情的轰鸣声中无奈倒下,城市的面貌变得千篇一律,城市的记忆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空洞……
幸运的是,近年来,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领域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的伯明翰布林德利工业区、北京的798艺术区,还有我们的近邻遂昌金矿,他们的成功使工业遗产的“改造性再利用”正在成为一种风潮,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更令很多地方趋之若鹜。
在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温州同样发现了数量不菲的工业遗存。工业文明的痕迹,粗犷的建筑风格,历史的沧桑感,这些工业遗产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风采。
真希望,以矾山“申遗”为契机,那些散落于瓯越大地上的工业遗产,不再蓬头垢面地呆立在角落,而是成为我们这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文化资源,光照四方,迎来自己的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