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贴心人——记护士付宁的一天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一线访民情见习记者 王姿
1976年出生的付宁是县人民医院普外一区的一名护士,她所在的病区负责着人民医院肝胆科的住院病人。近日记者跟随付宁体验了一天白衣天使的工作后,除了一个“累”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护士们对病人的仔细看护。
早上7点30分,记者来到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接班的付宁护士已经早早到位了,他们开窗通风,换上了护士服,戴上燕尾帽。记者注意到每个护士的口袋里都有个手表,付宁笑着解惑:“这个手表对护士的工作很重要呢,我们要定时查房,算心跳都要用到它。”
在护士站首先浏览了住院患者信息一览表,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后,付宁对自己负责的4到12床的病患进行了一天中第一次的巡视。她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了整个病区的情况。病人的早晨护理一般在6点到7点由前一班的护士完成,现在是为等下的交班做准备,这些工作每天都要不停重复的,“我们要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和医生做好交流。”
完成交接回到护士站,大家马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先检查当天要用的药水。“一般都是之前就配好的,但还是要不断的核查,我们要对每一位病人负责。”付宁这样告诉记者。做完准备工作,她推着治疗车来到病房,把治疗盘放在患者床头,核对患者信息,填写记录卡,为患者换好药水。把治疗车推回护士站后,她又一刻不停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巡视。每到一个病房她都准确和病人做交流,昨天的手术怎么样啊,第3天了伤口还痛么……一个个检查下来,面对记者她笑着说:“他们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啊,放在心上了自然就熟悉了。”
“和他们聊天也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病人对医生讲的不清楚,我们多聊聊天就能更了解他们的饮食、休息及病情。”用随身带的小本子记录着情况的付宁告诉记者。
在工作空隙断断续续的闲聊中记者了解到,付宁是黑龙江来的新苍南人,穿上人民医院448号护士服已经7个年头了。爱人是医院的医生,因为两个都很忙,父母从老家赶来这边帮忙照顾已经上小学的孩子。
才休息下,护士站的呼叫铃响了起来,原来20+病房的电视坏了。查看了插头和遥控确定电视存在问题后,付宁马上和专门负责维修的人员联系。“我们这个病区,老人家比较多。这边的老人家喜欢说方言,刚开始还经常要找同事‘翻译’呢,不过这么些年下来我也快学会了。”原来“语言”不通是付宁工作中遇过的大困难。
“静脉输液是每天护理工作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检验护士护理技术的关键,稳、准、轻、一针见血是不变的标准。操作前,认真、仔细地核对床号、姓名、医嘱单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给一个刚做完阑尾割除手术的病人打针时付宁告诉记者。每天,仅静脉输液的相关工作,就需要值班护士从治疗室到病房来回跑40多次。
一天下来,呼叫铃一直在响,虽然偶尔有误碰的情况发生,但护士们还是抱着对病人负责的心态一一查看。奔走间付宁还笑着告诉记者:“今天算轻松的了,每逢初一、十五我们这住院的都会比较少,要是新入住的多那可要更忙活了。登记生命体征,量体温、血压,记录体重、病情,分配床位等等一套下来,不熟练的还真要手忙脚乱呢。”
医生当天的医嘱下来了,有些需要急查的血要抽,还要取血样等,协助卧床病人床上活动、协助年老体弱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等治疗和护理,这些都需要安排时间去做。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付宁的嘴也不闲着,不断在给病人解释,这个治疗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治疗中要注意怎样做才能效果好,使病人了解治疗目的,配合治疗。跟付宁实习的卫校学生告诉记者:“老师每天都很忙,但是跟着她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中午饭只是草草吃了了事。这一整天付宁都没专门抽空休息,直到晚上做完交接下班比正常下班的下班时间已经延迟了半个小时。临分别付宁笑着和记者说:“我们这个工作,从来都是早来晚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