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苍南共进步
“盛宇杯”我与建县30周年征文□ 蔡庆勉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苍南人,在苍南建县三十周年之际,作为一个来自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对苍南有说不尽的感谢和祝福。我出生和成长在这片蕴含生机和活力的苍南热土上,见证了自己家乡的变化,我忍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与苍南共进步!
作为一个70后出生的我,虽然没有我的父辈那样经历,但是我也可以感受到苍南发展的巨大变化。对于自己生活的变化更是感触颇深。父母曾形容自己的经历:出生于困难时期,成长于文革时期,工作在改革开放时期。与共和国同龄的父母的话语向我展示了在三个重要时期他们的成长轨迹,对于他们或许能感受到时代的印记和时代的变革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我和父母比起来虽然少了些他们带有明显时代感的记忆,但是我也用我的成长经历见证着苍南的变化和苍南的发展。
从1972年的夏初到2011年的初秋时节,我用39年的成长见证着自己生活的变化。我出生于一个苍南偏远山区的农村,在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洗衣服都是到很远的山中小溪去洗,家中用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有时候村里的人也为用水的事情发生了口角。在那个时候,山区的农村是没有自来水的。尽管城里当时安装自来水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对于相对于闭塞的农村,能拥有自来水是全村人的梦想。在1990年的一个春天,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终于用上了自来水,八十多岁的奶奶当时高兴地说:“我终于不用提水了”
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奶奶提着水桶蹒跚走在坎坷的山路上的情景,我也激动拉着奶奶手,心中的感动至今留在我的心头。
这样的变化,在我的家庭还有做饭方式的变化。自从自己有记忆开始,做饭一直都是用柴和草。几乎每次做饭都要生火,每次都是烟熏火燎,尤其是刚开始生火的时候,浓浓的烟雾从烟囱里冒出,弥漫在房屋。其实那不是一个美景,伴随着柴禾的浓烟是很呛人的。有时火慢的时候妈妈还会用扇子在灶台下面不停的扇,以此让火尽快的烧起来。可以说,做一次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那时的农村还没有使用煤气的条件,父母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方法。也是在1996年的时候,父亲从马站买回了煤气灶。在当时的村子里也是很风光的一件事,毕竟用的人非常少。即使是有条件使用煤气灶也是很不方便的。就拿换气来说,每次都要到马站的营业点才能换到。十多年后的现在,家里的做饭方式也已经更新换代。煤气灶早已进入了农村的家庭,遍及城乡的煤气服务网点只要你一个电话就很快地换气并对煤气灶进行维修。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磁炉也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
我的家庭的变化还有很多,比较典型的就是家庭负担的变化。作为农民的父母,在我出生的时候就承担着为国家交公粮的义务。不管是家里的经济多么的紧张,都会每年交足公粮。现在,交公粮在农村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尤其是对于近几年出生的农村孩子来说,交公粮只会在历史书上讲到。免除农业税对我的家庭来说负担小了许多。对于我的家庭来说,我们兄妹的学费都是家里很大的一部分开支。每当交学费的时候都是父母比较发愁的时候,甚至还出现过拖欠学费的情况。在我毕业的时候,国家开始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虽然我和兄妹没有机会享受这样的政策好处,但是我的女儿正好赶上了。
就是我的家庭的点滴变化折射出苍南30年来发生的变化,作为30多年的经历者。一个家庭的或细小或巨大的变化,完全可以反映出苍南的变化。作为70后的我让我的家庭变化融入到苍南的变化,我祝福我的家乡,我祝福我的苍南!
我与苍南共进步!